京都 坊主Bar

“It’s not clear what’s coming and What’s going. Homo sapiens feel cold when they look at it.”

「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

日期:2018年1月11日(四) 天氣:晴 氣溫:10 地點:京都中京區。

回想2018年的年初,這時已經來到京都第四天了,這天發生一件很不幸運的事,剛到京都就掉了護照夾。儘管憑藉自己算是會迅速處理問題而一切報案與手續都快速完成了,但這還是讓旅者的心情煩悶。

不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切有都當作沒有,煩人的事就不會掛在心上了。記得剛剛離開上京區京都府警察本部,天色逐漸暗了下來,我開始滑了一下手機查看google map,還距離酒吧有一段距離。於是我決定先走到烏丸線地鐵丸太町站,搭乘地鐵至四条後,再依地圖指示前行。儘管地圖的標定準確,由於京都越晚空氣則越冷凝,走過去加上氣候寒冷,還要花個十多分鐘啊。

我沿著錦小路走至油小路通,右轉之後,短走幾步路便可以看見一間低調的店面,外頭掛著牌子,且有英文說明,原來這間這就是我今日慕名而來的「京都坊主Bar」。

出世酒吧,入世佛法

「和尚」稱之「和尚」酒吧,我心裡覺得充滿職業歧視的字眼。於是我搜集了一下資訊,對於「和尚」一詞的原意,是對出家人的尊重,梵文音譯稱為「親教師」,猶如學校校長,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可稱為「和尚」。由於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錯誤,經常就把出家人叫和尚,便將這個詞給輕蔑了。

而淨土真宗在日本傳統宗教系譜中是唯一可以「肉食妻帶」意即食肉娶妻,但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宣佈全面開放僧侶娶妻,之後各宗皆有開放,但還得看各宗派的規定而並非全面皆可。不過對於我們的認知中,出家人總是應六根清淨,以素淨食,嚴守戒律,然而在日本卻不太一樣,因此在文化認知上,必須先糾正自己的「認知」而不是硬要用自己的「認知」而誤導大眾。

本能寺之變原址

來酒吧,也可以學習新知與文化。來到這裡,我才瞭解原來「京都坊主Bar」竟然座落於日本戰國時代一場知名而改變日本歷史的政變「本能寺之變」的舊址範圍。(織田信長死亡戰國時代結束安土桃時代來臨)(東起西洞院通,西至油小路通,中間跨越小川通;北起六角通,南至蛸藥師通)。

約莫七點,我先走過頭,因為不確定是不是酒吧,但是因為一位和我交錯的女子走進去後,我才確認這間就是,我再向前走個兩步向前才看清楚招牌。

拉開門,正前方是吧台,約莫有6個位置,另外裡頭還有間和式包廂,恰巧吧台中間有一個位置,我就這麼有緣的坐在羽田先生的前方,由於我開口說了英文,表示來自臺灣,於是羽田先生很快的換了一本中英文的酒單給我。

觀看一下酒單,其實也挺豐富的,包含有酒單的套餐,也有餐酒的套餐。此外酒單裡以威士忌居多,日本葡萄酒以及清酒次之,也有雞尾酒單,且各依使用的基酒等級作價位區分。值得留意的是,除了羽田先生之外,另外還有一位葡萄酒侍酒師,專門負責葡萄酒侍酒服務,在我眼裡這兒就是一種相當尊重專業的場域。

第一杯酒Hakushu HighballHakushu Whisky, Sparkling Water)。

事實上,當時的心情還是因為掉了護照與現金而七上八下,所以需要平靜一下,因此第一杯需要調適心情,決定先一杯開味的調酒highball。

我選擇日本白州威士忌Hakushu highball。這杯特別的是只冰杯不加冰塊,而且是薄薄的冰杯,酒單上註名為神戶式;另外我也發現日本酒吧的氣泡水有特別喜好的瓶裝廠牌,因此這氣泡水也是讓highball好喝的重點。

跳躍刺激感逐次打開我不好心情中的味蕾,白州威士忌的小清新是很舒服,溫和平順,不掉風味,而氣泡水加上清新的威士忌總讓人豁然開朗。原來..不要一直冰冷或冰塊逐漸融化降低酒精味的highball hakushu,是一種持平的美麗。

第二杯調酒Moscow mulefinlandia vodka, ginger beer, Sparkling Water, Lemon slices)。

看來進來的客人逐次變多了,像我一樣一個人來的也不少,我第二杯酒決定在選酒單上的吧,此時心情已稍微和緩,於是選一杯不會太強勁而且也能有香甜清新感的酒Moscow mule。

羽田先生用finlandia vodka以及一款薑汁啤酒倒進加入冰塊冰杯的鐵杯,襯底有一兩片檸檬,這滋味感覺很可口香甜。

爽快地飲下一口,輕微乾爽的薑汁味,甜口刺激,明亮的彈跳感,而這種刺激跳躍感則來自於薑汁啤酒,同時也展現明顯的薑汁辣度與香味,裝盛的是Bacardi的鐵杯,好喝且爽快,沒有特別感受到伏特加酒和啤酒的麥味,但薑味帶勁,而在精神上逐次表現材料所會帶來的特徵。

今天第三杯酒Old FashionedMilwaukee’s Club Double oaked, Lemon slices)。

進來幾位客人中,除兩右手邊多了一位日籍女性外,進來的客人都不是日本人,但卻是東方面孔,都感覺是香港或是大陸人,看他們點的酒又似乎感覺不是什麼多有研究,也像是慕名而來罷了。

所以我第三杯就告訴羽田先生,我想一杯老式經典Old Fashioned。我觀察了許久,威士忌這麼多,為何酒單上沒有老式經典。所以羽田先生特別的調了一杯給我,他先問我想用哪一國的威士忌,但我挺堅持用波本的,於是他就用了美國Milwaukee’s Club Double oaked的威士忌,老板問了我要冰還是…我的個性是一定要冰塊的。

觀察一下這杯酒,好像有些果肉但味道不明顯,這杯老是經典也十分獨特,幾乎貼近了單純威士忌罷了,但是用圓透的冰塊。飲下,帶勁好強…剛好嘴巴乾裂,因此刺痛提高味覺敏感。有木桶香濃,這種香勁,不是愛喝的人不會接受,但我愛死了,這才是whiskey的表現。這種桶香不是葡萄酒的桶香,而是更近原始風味的桶氣。…看的出老板兼bartender兼侍酒師的品味。

第四杯Sapporo Fujino Winery 2016(產地:北海道札幌  品種:muller thurgan、Kerner)。

既然坊主Bar有Bartender又有Sommelier。當然在幾杯cocktail之後,我點日式葡萄酒,所以選了微氣泡的札晃葡萄酒,問了一下侍酒師友美,原來這款白酒視為氣泡的,而且是用日本北海道當地自陪的品種muller thurgan、Kerner等兩款白葡萄。 

侍酒師山口友美將酒倒盡了杯中,微氣泡白沫自然經過酒間的撞擊產生泡沫於上層,我以爲是Sapporo白啤,青黃的色調搖了當然有氣泡,酒體自然濁混。

氣味,酸酸的粗糙的,像啤酒,像白啤酒,很特殊,引此我在想葡萄酒為何有麥芽味,酸酸的,又像德國白啤。飲下,微酸、微色調、微嗆,乾爽,中味才顯嗆甘如礦口味,當然微酸氣泡的持續所以一直感覺像啤酒,還蠻好玩的。

第五杯Martini(kinobi Gin, kinotea Gin, Noilly Prat, Lemon Juice, Yellow Lemon Twist, pickled olives)。

最後一杯酒我選擇了Martini,羽田先生用了三款酒來調製,光是Gin就用原產地kyoto的kinobi「季之美」,第二款也同家酒廠的kinotea,最後加入Noilly Prat香艾酒。

坊主吧的杯子用的也不隨便,杯子的品質專業又精緻,這是一杯一體成型的馬丁尼杯。氣味十分清香,琴酒的芬芳優雅都綻放出來了,儘管仍有微量苦艾在作祟。飲下,乾爽潔淨而清新,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杯是十分中於原味而嗆勁。

這杯馬丁尼喝起來,其前味微微的甜口,中味馬上帶來乾爽嗆勁感。原來這是先禮後兵啊,最後我一口飲盡…完美的夜晚。

京都觴情酒吧:《關於京都 坊主Bar

今天好像喝多了,但其實也還好,大概是我晚上所謂能夠微醺而舒適入眠的酒精量,而我稍稍觀察一下京都人的飲酒習慣,大概都是一杯而已,了不起兩杯,像我這種三杯為基本的,到每間酒吧都說我好酒量,但是我認真的在品味啊~喝酒是萬分的享受!!

摘自salon&bar SAMGHA臉書

酒吧的主持人是Takahide Haneda羽田高秀先生,他是位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和尚,而「光恩寺」則是家傳經營的寺廟,他也第26代繼承人。由於寺廟規模小,得做些工作才能維持生計,羽田先生不但是酒吧經營者Bartender,同時也經營一間軟體公司,他在2010年11月改裝了在油小路通有百年以上的老宅,開了這間酒吧當然少不了每月的法話,Monthly Message From Monks就整體環境而言這裡是很安靜舒服,且放著輕柔的樂曲調和優雅細緻的雞尾酒,如果你是懂酒的安安靜靜的喝酒,必定能在這裡體會到喝酒是萬分的享受的事。對了,酒吧在2021年5月正式更名為「salon&bar SAMGHA」有機會不仿一試,但請遵守規則喔。

京都 坊主Bar

地址:日本京都市中京区油小路通蛸薬師下る山田町526番地

官網:

1. https://www.facebook.com/kyotobozubar/

2. http://bozu-bar.jp/index.html

交通:

JRW kinki-A.svg京都(JR-A31,Kyōto)出發→ 京都市營地下鐵 KK烏丸線京都(K11,Kyōto)→ 京都市營地下鐵 KK烏丸線烏丸御池→  京都 坊主Bar(35.01 N, 135.75 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