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aste is more beautiful because of memory.”
「味道因為回憶而更美麗。」
日期:2017年1月21日(六) 天氣:晴 氣溫:16 地點:臺灣臺北。
有時候會回想冬天應該是什麼模樣?在我小時候,對他的印象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當時冬天最美麗的事情,就是躲在奶奶用針縫起被套的暖被窩裡。現在的冬天除了比較溫暖,也是期待聖誕音樂響起的那時刻,同樣充滿溫馨與歡樂。

但有時候冬天也會意外的冷,也會意外的溫和,比如2016年的元旦假期是台北最冷的一年,連木柵的山上都下了些雪結了些雙,陽明山再次下了瑞雪;而次年2017年氣溫卻可以達到近20多度。無論如何,這樣的氣候以及即將迎接農曆新年的錢來。

這天中午我決定臨時去來享受一頓法式料理,同時也想搭配法國的布根地紅酒,讓精神得到歡愉。

留在心中美好的模樣
當時臺北有一間法式餐廳是幾忽是我每年都會去的餐廳「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餐廳中午以法國鑄鐵鍋料理為主而晚間則是進入Fine Dinning,而這間餐廳總是讓我驚艷,在我眼裡是臺灣最佳的法式料理餐廳,直到現在仍是。

源自法文的「La Cocotte」即是「鑄鐵鍋」之意。餐廳全名為「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是取其鑄鐵鍋保留原汁原味、傳遞溫暖味道的特質,餐點部分以傳統的南法料理為本。

進到法式餐廳,那白色的桌巾,整齊地排列,不徐不及待人誠懇的服務,以不疾不徐的步伐且帶著自信又專業的上菜與侍酒,然後享用美味的料理等,相對而言,我會緊張嗎?老實說會,但這是一種互為尊重的緊張,一且都很棒時就是享受,享受的不只是美食,還有待人誠懇的態度和禮儀,因此La Cocotte在我心中一直如此,而形象未有改變。

La Cocotte的午餐
進來了餐廳,親切的服務人員引導我至坐位。我向來喜愛La Cocotte的午餐,除了物美價廉外,同時也不失美味的條件。時空換回到現在,我想這樣的價位,在北市已不復存在。

好的,待一切安定後,我向服務人員要了酒單,瀏覽之後,決定選擇DOMAINE CHAVY-CHOUET BOURGOGNE LA TAUPE 2013。理由是什麼?老實說,能夠上了酒單不在乎貴賤,水準一定穩當,同時也考驗了侍酒師的智慧與能力。此外,原本也只是想解解饞,但品味與搭餐後卻是意外驚艷,這裡的選酒是如此美好。

看看其色澤,色調淡雅層次細膩分明,有種透明緣側、粉紅酒緣,混著莓果汁調調,棕紅酒體,有著優雅緩速的酒腿。

我啜飲,果味十足,呈現出某些服飾店所用的莓果香氛氣味,酒在口中窸窣,麻香刺激了上頜,而後如香果糖瞬間消逝。單純品飲,顯示布根地的原始本味,不由自主地進入了想像空間,她像是最佳女友一樣的美麗大方,而且能處處照映,真是美麗的性像徵。

而今天的飲用水BADIOT的SPARKLING。我的習慣,當沒有常溫水,又要喝紅酒,我一定會選氣泡水,而這裡也有多款可以選擇,但我選是稍微熟悉一點的BADIOT吧。

好的,上桌後第一道去時是一杯開味飲品的「時令果汁」。在還沒上菜前,有個開胃的飲品,我覺得很棒也很特別。是一款紅酒燉洋梨飲品,這杯開味飲料真好喝,甜口甜口的,洋梨的香甜去除紅酒的酸澀而留下紅酒與洋梨間共同為水果本質的滋味,這杯真讓人心情愉快。

第二道料理是Le velouté de potiron au bacon Pumpkin velvety with bacon「法式蔬菜濃湯」。濃濃稠偏芥末黃的湯品,外層傻上些許巴斯克辣粉還有淋上蔬菜油,我攪拌後,溫熱而飄出濃郁鹹香的氣息。我喝上一口,感受到稠密的滋味。這特別的口感介於一種勻稱,沒有厚重的蔬菜味,淡雅而自然。

搭上這款布根地,確實讓柔和的酒武裝了起來,但不是難入口,反而是我愛的厚重酒體滋味。

第三道料理是Mesclun de salade Salad mix with parmesan「精選沙拉佐帕馬森起司及巴薩米克油醋醬汁」。這道沙拉,有很種綠葉,還有蘿蔓、帕瑪起士,橄欖油、蔬菜油等,用叉子搖起吃下,十分家常而清爽。

搭上葡萄酒好極了,給我一種很自在而香甜的風味,因此有種無拘束的感覺,這滋味真好。

第四道料理是今日的Bread「橄欖麵包」。整條的橄欖麵包經過烤後十分香脆,麵包裡穿插著黑橄欖同時散發黑橄欖的鹹香味,我沾點海鹽奶油,又會帶有些香酥氣息,重要的是不會太硬而傷口。搭配葡萄酒,十分穩定,葡萄酒果香舒適優雅,麵包微脆中帶著清香的氣息。

緊接著第五道料理是Les oeufs en cocotte et garniture de saison Egg baked in cocotte「 焗烤水波蛋洋蔥」。看看,有大蒜泡沫、燉菜是花椰、洋蔥、番茄與水波蛋等,在一款另我滿意愉快的小盅料理,家常而引發誘人的氣息。尤其搗破蛋後,蛋黃與蛋白在燉菜中而混屯,又出現的一點稠而帶濕潤的樣子,這款我只能說真好吃。

搭配葡萄酒,讓蛋黃與葡萄酒之間總是有點腥羶的氣味與滋味變化,嚴苛來說不完美,但是這裡的燉物總讓我意猶未盡。

第六道菜是今日主餐La cuisse de volaille, crème pomme de terre aux herbes et condiments. Un jus Poultry leg slow cooked , potato cream with herbs「桂丁雞佐香草馬鈴薯」。桂丁雞還有雞大骨湯汁,水菜、洋蔥燉汁、巴西利葉與瑪鈴薯泥襯底。桂丁雞的口感與脆皮好極了,雞肉處理十分嫩而且表現出雞汁鎖於肉內的愉快。配上薯泥,香稠濃密可口,尤其整體滋味的融入真的優雅。

喔..搭上布根地有點火花,水果香味突顯,酒體再展風格,雞肉的香太陶醉了,主菜的表現是我吃到用桂丁雞料理之最。

第七道是今日餐後甜點是「焦化富士蘋果派」。用焦化的富士蘋果,用肉桂、焦糖醃漬,中層脆餅粉企圖增列脆脆的口感,最上曾是isigny奶油。從下向上挖,真的,真的好吃甜蜜啊。

而套餐的茶品是Green Tea「法國綠茶」。一款法國綠茶,這香味真是讓我意外,竟然有一種泡泡糖的水果清香,飲下溫和清爽又順暢。

配上的小點心Petit FoursFruit「咖啡費南雪、柑橘法式軟糖」。配茶品的點心是咖啡費南雪,加了風乾橘,真的還真好吃,咖啡味重但費南雪結實不馬乎,甜蜜好吃。柑橘法式軟糖,不是百香果,酸甜美麗真是好吃啊。

故事總是會結束:《關於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
認真的說,就算到現在我還是意猶未盡且回味無窮。在我所品嚐過在臺灣的法式料理,唯一不斷提升的就屬La cocotte了。除了環境美麗優雅,服務輕聲細語,料理的滋味更不用說。來了幾次,每次都非常心喜愉快,葡萄酒也是貼近酒窖價格,品質也十分理想,一切很美。

主廚是FABIEN VERGÉ來自南法Toulouse,17歲開始了生涯廚藝之路,從家鄉的廚藝高校開始,後來投入了里昂的餐飲廚藝學院,畢業之後,陸續於義大利、法國巴黎米其林三星法式餐廳「Le Meurice」工作。25歲時決定與同在餐廳擔任甜點廚師的妻子,來到台灣創立La cocotte法式餐廳。在2018年法國米其林指南在台灣的第一年,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即是以少數的米其林一星餐廳中,以法國餐廳榮獲一星殊榮,但讓大家覺得可惜,但給予祝福的是主廚決定休業,舉家搬遷回到了法國,讓風味永遠留在我心中。
LA COCOTTE BY FABIEN VERGÉ(2009~2018)
地址: 臺北市金山南路二段13巷20號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