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中餐素人?我想這是很難成立的假設。只是平常不怎麼寫中餐罷了。我說不成立的關係,是因為在於成長過程以及職業餐敘,尤其在過去的年代沒那麼多西餐的狀況下,幾乎都是中餐廳作為公司聚餐、家庭聚會等等的正式場合之必備。就算非正式場合,亦有各式中式菜餚的小館子,我想只要有點用心吃飯的人,大概都是中餐美食專家。
那至於是要有拌、炒、爆、溜、蒸、熬、煮、燉、煨、氽、涮、燒….等等等技術[1],那真的就交給廚師去想了,我只管吃,弄的好吃對我來說最重要。
這週日就是母親節,早上去抽血體檢,安排今天提前慶祝是最好的安排。想了想,挑了挑,罵麼來間粵菜餐廳「桃花林」好了。恰好也可以跟其他餐廳做比較,且穿著也可以比較輕鬆。
來到位在大倉久和的桃花林餐廳,環境十分中式,不屬於過於時尚鋪張,或是以現代化的燈光設計去表現環境。這種設計,我覺得用古典來形容最為洽當。但是,在日本的中餐廳,除了家庭料理以外,凡在大飯店裡頭的中式餐廳機幾乎都是這樣的古典。
我看看菜單,這裡除了以粵菜外,還略帶些他地菜餚。中午時間還有點心菜單。這太好了,其實最想吃的就是粵菜的點心,總是有許多新奇的美味,因此一改我原先看電子菜單上所挑選的料理。
改點三道點心,一道青菜,一道煲料理,半隻片皮鴨,光是這樣,我看應該算是爆多了。
點完餐後,我也拿出了今日品嚐的葡萄酒Errazuriz[2] La Cumbre Syrah 2007。餐廳一樣酌收一般價位的開瓶費,酒杯用的是德國的Schot的杯子,也算香得宜之選。
當酒自瓶口注入杯中,已然觀察那種略有桃紅稠感的酒色,表示歷練了十多年歲月。在菜餚還沒上來之前,先和老媽碰杯一下,開始品飲。
色調。深色帶點棗紅,糖漬櫻桃帶點淡化的紅,看得出年紀,搖晃乾淨利落的酒腿櫻桃紅的酒體,酒面靜漬,淡薄的棗色外圍銳利,直接酒體紫紅紫黑。
氣味。香,甘澀味的前頭半小時一小時後是微微玉蘭、白薯、紫羅蘭、桂花等等香氣,鮮美而讓我略感意外,黑醋栗、黑莓、醃漬棗子,木質氣味,尾韻還有些胡椒、木質濕氣。
品飲。飲下甘澀激烈的黑棗、黑莓、醃漬梅子久後的棗泥感,啜飲,乾爽甘澀酸口,木質、棗氣、酸澀,還有烏梅漬、酸鹹。
尾韻甘澀乾爽,實力仍為紮實。殘留杯子的有紫羅蘭、黑棗梅子,玉蘭花香,美好的殘留。
茶品「菊花茶」(Chrysanthemum tea)。凡中餐廳的起頭必然是茶,茶是中國文化精神的表現,當然從日常生活的深入乃至所有餐廳的開端,這又與日本料理的綠茶以及西餐的水是不一樣的飲食文化特色。
茶品老媽選的是菊花茶,我疑惑的問她,你怎麼會挑選菊花茶,我以為會是香片或是烏龍…,她冒了一句,以爺爺以前最喜歡吃飯的時候配菊花茶,ok,了解,人道一定的年紀都會緬懷過去,不過爺爺是醫生,我相信有其道理。品飲當下,舒心舒身,淡雅清香,舒服暖胃。
開胃的小飲品是「百香果醋」(Passion Fruit Vinegar)。
粵菜餐廳的開頭都會有這點小品,開胃促,但對於不同餐廳抑或是配合不同時節也許會用不同的果汁來變化。品飲,比起新鮮百香果汁其實差不多,就如英文字根的表現一樣,會讓人感受熱情歡愉的飲品。
等了個許久,第一道菜餚終於來了,誒誒…我以為是點心會先來…竟然第一道先上的是「寧波花雕雞球煲」(Braised Chicken and Rice Cake with “Hua-Diao Wine”in Clay Pot)。
也罷,來什麼先吃什麼。先幫老媽裝個一碗,在為自個兒乘。我挖起花雕雞肉球塊,搭配些悶的煲的年糕、花椰、蘿蔔等等,溫熱香氣帶有花雕的迷人氣味而沒有酒氣。
吃下,嗯嗯…美味,花雕雞球美味香鮮多雞肉還有些微花雕酒香,在口中爆發美味,除了花雕酒香外,又要歸功於蒜、洋蔥、雙色甜椒加上稠濃醬汁了。好吃香美,我不斷入口,於是….當服務人員經過,我便是攔截詢問,小姐,請給我們兩碗白飯。搭配飯吃,感覺更豐富。
搭La Curmbre Syrah,滋味硬實澀辛,單寧重酒體厚,前後都是酸澀味,果味變得如果漿濃郁感,似乎醬料與這款葡萄酒之間是無言以對。
很快的第二道菜餚也接著來,看來馬上叫晚飯是正確的,第二道是今天老媽的選擇「芥蘭菜(蒜炒)」(Chinese Kale,Cooking Mothed with Garlic)。
蒜炒奔放香美,青澀而美麗爆香蒜香,這種味道一嚐遍知道家裡瓦斯爐或鍋子是弄不出來這樣的香氣,況且到目前為止的餐廳,所吃的炒蔬菜水準均高。今日這道蒜炒芥蘭也是,真的美味,揪飯吃真滿足。
搭配La Curmbre Syrah,前味十分澀酸濃重,葡萄酒的本性不因為菜餚而柔順反而更激烈,辛澀,但唯一不同的是後味稍稍均衡回甘一點。
第三道是點心,不過真是大份量的點心「春風得意腸」(Steamed Rice Roll with Chinese Doughnuts and Shrimp)。
這道真是大糞也真是得意,外層腸粉皮,內陷夾雜炸油條,裡頭包裹鮮蝦與馨香蔬菜,淋上美味醬油醬汁。我夾起咬下皮嫩油條薄脆,蝦仁鮮嫩美味可口,實在挺愛的,一連吞下三丸。
搭葡萄酒,竟然產生種玉蘭花香,還是常聞的白菽花香,很特別,儘管滋味厚實紮實,酒雖然表現酸澀但很美味。
第四道也是點心,尤其想與三星餐廳來比較一下,這道是「酥皮焗叉燒包」(Baked Barbecued Pork Bun)。
一份兩顆,取起咬下,皮雖然酥,但稍厚,不是空心感,內陷甜美叉燒,甜美柔嫩,甜乾麵甜,這塊好吃。雖然皮厚,但不會難嚥,入口稍稍咀嚼即會化開,但口感上相對於皮薄做法當然不同,不過仍屬美味叉燒包。
搭葡萄酒自然可以感到酸辛澀,或許甜乾豐富舒適的關係。
第五道是慶祝必然點選的北京烤鴨,倘若做全隻會有點浪費,能做半隻當然兩人即可飽足,這是「桃花林片皮鴨(半隻)」(Roasted Pekin Duck)。
儘管只是半隻,料理程序一樣不變,由一位師傅將半隻鴨一刀一刀的將外層皮肉畫下片皮,另一位助手則用麵皮包成鴨肉捲。
鴨肉捲
好吃,雖然制式簡單的捲摺,但對於滋味與風味則未曾流失。麵皮彈薄、塗上的甜綿香甜的醬料,肉片柔嫩,皮脆而香,裡頭配搭黃瓜新鮮脆口多汁,蔥蒜與細蔥添加腥香。將這一捲一捲的慢慢細品,美味焦香讓人愉快,這捲的綿甜風味真好。
搭配葡萄酒,滋味就像是警匪動作片,整個暴力、激烈,酒的口感酸澀而尾韻青澀但好在還有點回甘,乾爽,這種搭配度像回歸酒的原味。
原本二吃想以壓週來飲食,但是點了飯,還是即時改換好了,換成另一種吃法「鴨鬆」。
清新的蘿蔓葉在凹朝處添上加剁碎的鴨鬆與一些炸絲餅,先做一份給老媽後,我持續享用著鴨肉捲與葡萄酒的滋味,然而聽到一聲聲,清脆咔滋的聲響,這聲音真是迷人、迷惑,果然聲音也會是挑起美食慾望的重點之一。
我也製作一份來吃吃,咬下後一陣清脆涼舒爽感,蝦鬆焦香,尤其有熱炒快炒店那種焦香,香的不得了,一口口的細品嚼嚥,真是美味。搭葡萄酒,仍是酸澀堅酸,尤其是稍稍香料氣味而且木質敢表現澀重。
鴨肉
做後會將剩餘的鴨肉、鴨腿鴨架做成盤而端上,夾起一塊品嚐風味,嗯嗯甜香口口多汁醬美,大飯店的鴨肉果然厲害。
絕不能以燒臘店的鴨肉用做比較,尤其香、嫩油而不膩,可口好吃,我喜歡。
可惜搭葡萄酒,仍然甘酸酸辛列酸澀高。
實在太飽了,最後一道是甜食的點心「酥皮蛋撻」(Baked Crispy Egg Tart)。
一次三顆,而且這樣的體型比起其他餐廳,這是算大顆了的蛋塔了。
口味酥香,脆度普通但美味甜口好吃,皮有千層酥薄香,蛋塔餡溫熱而甜香,儘管這是小時候的最愛,但吃起來仍是滿足。
今天帶老媽來「桃花林」提前慶祝母親節用餐抬槓,渡過的愉快。料理沒問題,在菜餚的味道上,個人評價是好吃,且勝過許多星級中台式餐廳。
不過上菜順序的問題我比較在乎一點,畢竟桌型與座位的關係,一次上菜餚便不太容易夾取,要換來換去,不然容易滿桌都是。儘管不能像做到星級餐廳那樣多員工可以做到分工服務,也許也會是因素之一,這是一間料理取勝的中餐廳。
「桃花林TOH KA LIN」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一段9號。
Errazuriz La Curmbre Syrah 2007
#WE:92#WS:90 #TYH:92。
餐廳評價:★★★★★
[1] 參閱https://zh.wikipedia.org/wiki/中国菜。
[2] Errazuriz 伊拉蘇酒廠於1870年由Don Maximiano Errazuriz創立,第五代Eduardo Chadwick不僅延續傳統,更將法國隆河產地的Syrah引進智利,釀造頂級Syrah酒款。
2004年柏林盲品中,一舉擊潰法國五大酒莊,更成為智利第一個得到國際評分滿分的酒廠。Cumbre西班牙是山頂的意思,葡萄園有海拔590公尺高;受太平洋溫暖的微風吹拂,創造理想生長條件。葡萄皆以手工摘採,發酵溫度控制於26~30℃,橡木桶陳年12個月而且使用36%全新法國橡木桶與64%全新美國橡木桶,保持Shiraz La Cumbre品質。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