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天氣是乾冷。乾冷的好處就是不用帶把傘,無論是手拿或背包都省了些,尤其對出遠門的人來說,多了傘總是多了個累贅。可是今天又不同,氣溫大概15-21度左右,幸運的金色陽光普照,天空又是湛藍,美麗極了。
這回要去臺中吃美食了,上次年前是去高雄觀察與感受料理環境的變化,這次利用年後便來到臺中。我印象中,臺中的高級料理十年大約都集中在美術館周圍,而如今看起來情勢有所變化。
尤其今日一路散步且逛了一下,在重畫區部分儼然已創造出高級料理的環境氛圍,去年米其林公布了臺中美食指南[1]後還搞不清楚餐廳概約的分佈,今日走一遭摘星餐廳多數集中在歌劇院周圍的重畫區。儘管摘星數上比起臺北少上許多,但是我總覺得,其環境反而更能長顯後發優勢[2]。
普照的陽光,戴口罩總是覺得悶熱,重畫區周圍還有些特色,除了豪宅林立外,就是人煙稀少,原因就在這裡的道路和區域真的寬廣,公園又多,相對來說,空氣與人口自然不那麼擁擠,尤其在平日與早晨。所以,看看周圍沒什麼人,我自然將口罩摘下[3],喘喘氣。
我從大遠百旁的惠中路走過,因為中午的餐廳在附近,這裡的環境真是讓人著迷,比起過去來說美麗又乾淨許多,重點還是大厦林立,建築設計是有規劃過的,只是少數過具獨棟獨立房舍的老派飯店餐館在一旁,看起來稍稍突兀了一點。
經過市政北七路,每每經過都會笑一下(不好意思樓歪了),沒想到我從年輕笑到老,這路名總是覺得好巧又好笑。到了北二路右轉,突然看見獨立的建築,充滿了生氣盎然,喔喔,原來是蔦屋書店,我在看一下google大神,喔…我今天要去的餐廳就在附近的街道。看看概約還有半小時,我就進去蔦屋書店逛逛,蓋約15分鐘後出來再到餐廳去。
今天來的餐廳是一間以地中海式料理的雅緻餐廳,佇立在豪宅一隅,獨立空間,門口不顯眼,但是標誌清楚到容易認出。到了之後,我沿著樓梯走到二樓大門。環境設計舒適,以一襲白色桌布,周圍綠意盎然,加上今日光線亮麗優雅,看來可以很愉快。經過服人員量測體溫消毒手部,便帶我到近日座位,僅廣靠窗受到照射,不過今天的台中屋度不算高因此感受舒服,服務人員數度問我是否拉下窗簾,我倒覺得不用。
餐廳服務人員一樣以女性為主,一襲黑色西裝,也表現出悠然自若的態度,服務道是周到理想。選好了中午午間套餐,主要以選主餐為主,今天選了「美國極佳無骨牛小排」,來搭配今天帶的波爾多葡萄酒Chateau Brane-Cantenac[4]2012。這樣搭配最為理想,雖然我了解前菜多為清爽海鮮為主,不過不適合搭配就單品而言也很快樂。
開瓶費也是一般價位,服務人員取自後檯做開瓶,當酒瓶在後方櫃檯開始,滋擦滋擦的軟木塞聲,便了解技術似乎不錯,儘管我詢問過餐廳的侍酒師今日不在。不還是先來品酒重要,真貪喝。
當酒注入Rona杯中,色調銳利乾淨,酒紅的色澤注入有如寶石般燦爛。巴漢肯納堡,認識很久但第一次喝,深邃寶石紅,酒緣明亮銳利而透測,寶石紅、紫紅、深邃紫黑表現瑪歌區葡萄酒優雅時尚貴族氣質,還有點桀驁不馴⋯⋯。
我搖晃酒杯,酒腿優雅流露,清晰俐落,頃斜酒杯有如健康血液,雅緻的棕紅調性。
氣味,當開瓶後,酒杯中的紫羅蘭、木質香氣不斷襲擾我的鼻子,讓我質疑怎麼只有90分RP,或許正是這款酒的後勁實力吧。還有黑醋栗、黑櫻桃、莓果等果想,舒適均衡而雅緻木質木桶香,亮麗的黑棗,微微的肉桂香料,亮麗的迷蝶蒔蘿等植物氣,迷人舒適的芬芳味。
飲下。清順俐落,圓潤,酒感清新柔軟,這滋味真美好,紫羅蘭、花香,甘醇感,紫羅蘭香味後則伴隨黑醋栗、黑櫻桃、莓果滋味鮮明清楚,微微粗澀單寧感,是的,當進入中味,為乾爽舒適的感受,因為飄出優雅的木質、紫羅蘭以及帶勁的單寧酸澀,進入後味逐次柔順優雅而棉柔,尾韻棉麻,紫羅蘭花香木質香仍存美好,我喜歡這隻葡萄酒的表現。
餐廳先上了「西班牙鄉村麵包」以及桌上所有的大蒜美乃滋以及甜美的番茄醬料。
這口感是一種微微焦脆感,黑橄欖味道,微微的鹹香,咬下我喜歡的酥脆。搭上葡萄酒圓潤馨香維持葡萄酒的乾爽澀雅。沾上大蒜美乃滋,帶甜香稠黏的滋味,好吃自在。
搭配葡萄酒圓潤口感,均衡單寧十分舒服。搭上番茄,酸甜美妙,很好吃的搭配。但與葡萄酒搭配產生葉綠味生澀味,尾韻木質提升明顯。
在開胃菜上菜前先招待一杯開場開胃的「青豆湯」。
用柴魚與南投信義青豆燉煮,杯子熱呼呼的,柴魚高湯香氣不斷上升撲鼻。飲下後,好香又好喝又溫暖。
搭配葡萄酒,俐落乾淨帶著圓潤舒服的香鮮風味,單寧酒體均衡花香依舊,簡易清爽,第一道我就迷上了。
開胃菜沒有特定的名稱,以食材為名,而第一道開胃菜是用了鮑魚、茭白筍、臘腸、紫花椰以及乳酪調理。
吃下後我覺得像臺灣辦桌菜的滋味概念,不過不是沙拉是乳酪,龍洞鮑魚、埔里茭白筍,一個鮮韌一個甜脆,刨片紫花耶增加脆感,醬汁添加鮮香,整體搭配,涼爽清新,作為開胃菜相當成功。
搭配葡萄酒,飽滿結實的口感滋味,表現單寧的硬實強度,活躍於口,衝出紫羅蘭花香,美味美妙。
第二道料理是用潭子區的洋菇以及濃郁的薯泥泡沫。
這道用洋菇考過鎖住水分,再以義大利黑松露、以及臺中馬鈴薯打發程度的泡沫薯泥。切開果然湯汁流露,黑松露薯泥更襯托這道菇類料理的特色,像松露、像牛肝菌菇、像洋菇,水潤清香鮮甜風味,薯泥綿綿的瞬間滑嫩,好吃特別的料理。
搭葡萄酒,前味有羊肉味?特別,再飲又帶出純淨百菇香,圓潤飽滿的滋味,尾韻單寧均衡表現花香澀酸,沒想到還不錯。
泥儘管仍是來自潭子,但,清爽清新,帶點酸香別於以往習慣薯泥。
接下來服務人員送上的是鱘龍魚、洋菇、豆芽、番茄泡沫、蒔蘿、巴西利橄欖油。
這道好奇,我第一次吃鱘龍魚,因為我每天都在餵鱘龍魚啊,訂位的那天我也恰好在餵魚….。餐廳以來自谷關的鱘龍魚料理,香脆肉質焦香美味,好吃,真的就是焦香味又可口的料理。飲下葡萄酒,使得焦香氣不斷在鼻後衝刺,原來這是鱘龍魚味啊。
這道料理還有搭配豆芽、古坑洋菇,以及輕酸泡沫和蒔蘿等橄欖油,增添氣味多,微涼生澀豆芽感,層次分明。
飲下葡萄酒,悠然,依然那麼原味甘醇,酸澀,紫羅蘭花香以及表現酒體紮實。
第四道料理是宜蘭胭脂蝦、雲林虎豆與燉煮牛筋湯。
這道,除了組合還是那麼天南地北外,胭脂蝦熟後光滑嫩脆,香甜綿密好吃,雲林虎豆我仍認為第一口感像銀杏,咀嚼後便像花生,軟而微粒。
湯味真的很麻油雞以及..麻油腰子,嘿嘿,蠻好玩的,一下子不知道到底是地中海還是法式還是臺灣菜,好喝就好。
搭配葡萄酒,圓潤中帶酸香但單寧不重,微軟圓潤清新,尾韻簡單酸香,棉麻感恰好適中。
接下是主菜了部分,美國極佳無骨牛小排US Prime Boneless short Rib。
五分熟為推薦,義大利海鹽、紅胡椒粒、香檳醋薯泥、芝麻葉、紅酸膜、黑蒜泥醬汁等等,每種配料搭配都精彩可期。紅胡椒微微辛嗆焦香可口優雅。
搭配油酯豐富的牛小排,除了原味牛油綿綿黏口,油香爆氣,美的可以,優雅舒服。搭配紅胡椒,肉香美好尤其激辛爽快,
搭配葡萄酒依然柔軟舒服的滋味,但風味卻由從辛而後潤,嗆而後酸香美好。搭配蒜泥,可口悠然,圓潤軟香,美妙,別有洞天,好酒搭配好餐啊。
接著主菜用完後,是一道清口的Sorbet,沙巴擁、白玉珍珠、桑椹。
沙巴雍泡沫總是那麼棉戲中帶著柔和的滋味,白玉珍珠口感滑嫩,甚底桑椹帶微酸甜,確實作為清口的小甜點佳作。
今天的甜點是南投水里的可可、白巧克力百香果,服務人員上前刨上了巧克力。
這款真的是暖心迷人的點心。切下光滑,吃下,果然如70%的甜香迷人,尤其百香果做是激烈的迷人。刨上可可粉更是絕對,綿香可口,迷惑,整體黏稠,酸香,真的挺好吃的。
搭配葡萄酒,欸,我超怪但又還好,搭配巧克力口感圓潤只是尾韻異常酸香,但可可味,馨香凸顯迷人。
最後的「熱拿鐵」。
熱拿鐵水準滿不錯的奶泡纖細優雅持久,而且飲下口感是紮實細緻,外型的拉花優雅。
飲下綿密焦香、咖啡香純淨迷人,溫溫的滋味,配上舒適的光線,多麼悠哉啊。
Forchetta叉子餐廳,五六年前在臺北便知道,可惜當時對美食尤其異國料理精彩沒那麼興盛。而記得上回京都一間米其林一星的主廚也有來此作客座,因此印象勾起,去年公布米其林指南,也順利摘下一星,而今日特別來感受體驗,整體愉快舒服,周到的服務美好的食物,不枉此行。
「Forchetta」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惠中六街15號。
餐廳評價:★★★★★
Chateau Brane-Cantenac 2012
#JCL:90、#WS:90、#WE:93、#TYH:93。
[1] 2020年8月24日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公布第一屆臺中米其林指南。
[2] 後發優勢,原以國家發展論,是指後起國家在推動工業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條件,這在已開發國家是不存在的,是與其經濟的相對落後性共生的,是來自於落後本身的優勢。膽此處不是只落後,而是比起臺北,臺中有更多空間更多時間更多的力以可以突破創新以及形塑。
[3] 12月1日起實施「秋冬防疫專案」,強制要求於八大類高感染風險場域活動時,務必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且經勸導不聽者,將依法開罰。如果民眾在上述場所內有飲食的需求,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如隔板)的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原則上符合「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的室內場所」這項條件,即使進入之場所未被列在例示名稱中,仍應佩戴口罩。
[4] 巴漢肯特那克堡(Château Brane-Cantenac)位在波爾多著名產區瑪歌區,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8世紀,早在1855年評級之前,便已位居梅鐸區(Médoc)最具聲望酒莊之列,更使其穩居二級酒莊之首。獨特風土以及現代化技術使酒莊每年穩定釀出優質葡萄酒,除了穩定二級酒莊地位同時也不斷地朝完美之路邁進。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