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不求甚解時,拉麵對我來說只是種湯麵,這湯麵裡有著整個日風的材料,像筍乾、魚板與溏心蛋之類的,可是要仔細去樣樣品嚐,頓時我無所適從了。其原因在我對它的陌生。日本的拉麵,在近一世紀已經發展多元,而且各地都表彰出自己的風格與氣節,例如佐野、札幌、和歌山、長崎…等等地方,都發展出自我風格的拉麵,當然,除竭盡能力的去中國化外,拉麵在職人精神之下,也更加吹毛求疵的精緻化下去。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京都也代表著關西一代的風格中心。我記得,第一次從東京搭乘新幹線來到京都後,我有點不太習慣。東京街道大樓林立,格局鮮明清淨簡單,人人一律靠左走,人口眾多而急促。然而京都卻大不同,京都人不吃靠左這一套。京都人步調相對慢活,京都充滿了濃濃文化氣息。京都,不像東京那樣的都會。
那麼京都拉麵到底會是怎麼樣呢?我記得在左京區吃過一家拉麵也是排隊排得長,賣的是濃稠的拉麵,幾乎不見湯,就是用雞湯調製濃濃稠稠的醬汁,舖滿了整碗,第一次吃的時候十分驚呼,這太妙了,而且口感味道還挺不錯的。
但是我相信,作為文化古都的京都,拉麵這樣的外來文化的形成本身應不復存在的。從此推敲,京都的拉麵也是從外傳入,使得現在的京都也擁有許多特色拉麵。那麼京都以什麼食物居多了呢?我想當攤開「米其林指南」或是「Gault Millau」最多的都還是傳統的日本料理或懷石料理,或許這才是京都所能彰顯日本的美食文化。
麵屋緣 Enishi
最近愛上沾麵是一發不可收拾。來到敦南附近的麵屋,緣,我一樣來個沾麵食之。其實依照自己吃麵的途徑,發現自己相當愛沾麵,也許是大阪北新地附近的丸龜製麵所的沾麵讓我ㄧ沾而愛上吧。
麵屋緣,一間多次經過未入的拉麵,是京都餘香的臺北分店,位在敦化南路二段的二樓美式餐廳後方。店面的外型看起來不大,不過內部是一排單座,縱深長,也避免了擁擠。
桌上的茶壺是熱茶,店裡用的杯子也挺符合京都文化的,不過我對於沾麵湯所用的鑄鐵鍋是好奇了些,不過做一個保溫的概念,這倒是能夠理解。
今天就點一份豚骨魚介沾麵以及啤酒,享受下班時的悠閒。
豚骨魚介沾麵
我要大份量的,老闆幫我點完餐後,隨即開始處理。先上豚骨濃郁與魚介的濃郁沾麵湯,後上大碗以叉燒肉、苜蓿、青蔥、菠菜及半顆溏心蛋。
而麵是蕎麥麵,雖然口感與前頭吃的千雲、一燈等截然不同,但展現出鮮明的特色,展現出京都與江戶的差別,光看料理表達方式便可悉知(當然你得真的認識京都與東京史)。
夾取一部置入濃郁沾醬,涮他兩下,醬汁沾滿蕎麥麵,以筷就口大口咻漱入口,溫熱沾醬交接者冷涼蕎麥麵,甘中帶鹹的香味,略感豚肉與鮮魚湯滋味,屬於濃稠感,湯中也有碎豚肉提味。
蕎麥麵的口感介於彈嫩與柔軟間,帶著些彈性。這叉燒的風味也不錯,涮涮濃湯像是沾醬一樣,便更入味。不過、苜蓿芽、燙菠菜則是見仁見智,我是很海納百川,有點特別香氣,或是一樣青菜,也是滿足。
可以幫我加湯嗎?好的…濃湯可以喝一口瞭解原味,再請店家加湯,調整了濃度多了甘口香味,舒服一碗。
京都抹茶布丁
點一份甜點做餐後結尾,使用京都伊藤久右衛門抹茶粉製作的抹茶布丁。口感如熟布丁的濃稠感,淡淡抹茶香,若從底部挖起才更感到香甜感,口口感舒服稠密,儘管小小一盅,也還是滿足。
熟男子的品味手札
(拉麵 Ramen) | ||
服務
環境 |
位置 | 內有冷氣、有室內位置、露天餐桌 |
動線 | 室內暢通、室內壅擠、露天寬敞、露天小位 | |
貼心度 | 熱情服務、被動理會、毫無理會 | |
料理 | 沾麵 | 頂級廚藝、美好味道、理想料理、缺乏一味、可有可無 |
甜點 | 幸福療癒、優異美味、簡單可口、缺乏一味、可有可無 | |
酒類 | 酒 | 豐富、特選、簡單、不提供 |
風景 | 高空市景、山川海邊、馬路巷弄 | |
交通 | 十分便利、步行方便、開車較佳、公車客運 | |
舒適度 | 頂級高雅、溫馨舒適、安靜舒適、簡單方便 | |
價位 | 合理價位($300~) | |
總評 | 此生必來的攤位、值得專程前來、路過就要來、推薦選項 |
侍酒
還時習慣有啤酒就是要喝啤酒。習慣餐酒後,總是覺得酒和餐店絕配,換喝飲料,實在沒什麼交集,反而只是身體累贅。麵屋緣的啤酒只有KIRIN一番搾,店裡也用日風的杯子來裝啤酒,風格鮮明。
KIRIN 一番搾
喝一番搾有一種爽感。清爽香濃,泡沫多,氣泡細緻的彈跳而且舒服,重點也沒腥味,也不會淡雅的無感,吃拉麵搭一瓶,十分爽快。
今天終於進來麵屋緣,也感受這款來自京都的拉麵,大份量,果然飽足,而且還歡喜的離開啊。
麵屋緣
日期:2020.03.13
天氣:晴
氣溫:26度
酒後心情:極好
地點:臺北市,大安區 料理:拉麵 Ramen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81巷45弄12號1樓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