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好一陣子沒經過古亭站這個地方。這地方對我來說是戀愛、工作以及經常性路過的地方。大學時代常經過是因為女朋友在附近唸書,工作是因為有段時間在公館上班,而我選擇在這熟悉的附近租屋,而現在經常性經過是臨時想到的或是要作為公車轉運站時而路過,我心裡盤算蓋約都是週期性的,誰叫這裡就是個十字路口,與我的緣份總是那麼親密。
然而作為一個臺北人,或許是交通方便,常常在公車、捷運、Ubike或是走路之間在內心掙扎,今天也是,就在古亭站附近猶豫,走著走著,肚子感到空虛,看看手機將近一點,肚子似乎需要些補充,不然晚一點要回母校打球,肯定會沒勁。我抬頭了一下,誒…川味張媽媽牛肉麵?哇..也好久喔,記得上回吃,應該還可以稱作小鮮肉的年紀吧,當時沒什麼美食概念,但是她在我印象裡是美味的牛肉麵哎。事過境遷,這麼多年了,而且經歷過這麼多,重點是對食物美味與否的概念都差這麼多了,現在去到底會如何呢?
於是我用星巴克為例,記得大三時這間轉角星巴克剛開,當時的拿鐵讓我印象深刻,奶泡濃郁咖啡濃香,或許是當時臺北人無法接受星巴克價格,可以很夥伴可以認真的做一杯熱拿鐵的關係吧,於是我就走進去了。
環境沒什麼改變,但或許是假日,人怎麼比以前還要多,不過對於川味張媽媽牛肉麵有個非常理想的原則就是用臺灣黃牛肉的堅持,不會因為貿易流通或市場的流行而追求什麼Prime或和牛之類的,也因為臺灣黃牛肉勾起我小時候對牛肉麵的記憶。
這裡要先結帳,過去我記得湯品不是現煮而是得靠中央廚房運輸,應該還是沒什麼改變,麵則是現煮。我看一下菜單,好吧,來個半筋半肉好了,總之看看湯頭如何,此外,也自行挑個小菜豬頭皮解解等待的悶。
豬頭皮
儘管小盤,但份量算不錯的。口感是麻麻微辣,嫩韌而入味,豬頭皮有肥肉也有瘦肉,具有彈性而不過油膩。
這種有點傳統老味的小菜才是真正的味道,千萬不要搞創新,辣油的油層厚但入口的滋味還真不錯,油耗味不重,不過怕油的還是別嘗試。
半筋半肉牛肉麵
我轉頭觀看一下環境,人潮仍不會因為一點兒休止,反而還絡繹不絕,雖然這價位從前迄今都不便宜,儘管二十多年就是如此了,好處就是一定都只用臺灣黃牛所以就是有那種熟悉的牛肉香,如果我這種年紀的小時候,有去當時的中華商場便了解。
湯味淡雅非濃郁但麻香與牛肉湯味十足入味,強調不是厚重感,厲害的是不會有我討厭的水湯層次。麵條也是種可以仔細探究的因素,寬厚滑溜而不軟爛,像我這種狼吞虎嚥重視口感的人最愛了,滑順入口然後逐次截斷,還真是好味。
牛肉軟嫩可口,飄出自小熟悉的肉香,牛筋毅然稍微切的薄軟嫩入口化,稍後則表現彈性黏稠,可以添加炸辣椒。
儘管這炸辣椒以辣為主,但缺少種迷人的香味,但配合料理或加入湯中,辛辣舒適啊。
這間牛肉麵從學生時代吃到就相當有記憶,年輕時經過也不忘再度嘗試,今天經過猶豫ㄧ下再進來吃,味道還是讓我喜愛。
熟男子的品味手札
(牛肉麵 Beef Noodles) | ||
服務
環境 |
位置 | 內有冷氣、有室內位置、露天餐桌 |
動線 | 室內暢通、室內壅擠、露天寬敞、露天小位 | |
貼心度 | 熱情服務、主動服務、被動理會、毫無理會 | |
小菜 | 豬頭皮 | 驚喜美味、意外美好、味道恰好、可有可無 |
主食 | 牛肉麵 | 頂級廚藝、美好味道、理想料理、缺乏一味、可有可無 |
酒類 | 酒 | 豐富、特選、不提供 |
風景 | 高空市景、山川海邊、馬路巷弄 | |
交通 | 十分便利、步行方便、開車較佳、公車客運 | |
舒適度 | 頂級高雅、溫馨舒適、安靜舒適、簡單方便 | |
價位 | 親民價位($200~) | |
總評 | 此生必來的攤位、值得專程前來、路過就要來、推薦選項 |
川味張媽媽牛肉麵
日期:2020.02.28
天氣:晴
氣溫:27度
酒後心情:極好
地點:臺北市,大安區 料理:牛肉麵 Beef Noodle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號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