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1月17日(五) 天氣:晴 氣溫:21。
品飲地點:大帥府邸。酒類:葡萄酒。
酒廠: Domaine L’Écu 年份:2017
產地: FRANCE 產區:Loire, Muscadet
葡萄品種: 100% Riesling
酒精:12% 容量:750ml
天氣好是品味葡萄酒最理想的時間,冬天天氣寒冷,無論是何時,全天候都適合喝葡萄酒。夏天侷限較多,喝白葡萄酒則必需要冰鎮,當然儲存久的環境不能太熱,不然酒可是會壞掉的啊。
今天早上,就趁著味覺較無干擾,且經過整晚睡眠的調整後。此時品味最為清楚。因為酒標也很特別,以現歌德式教堂的花窗玻璃方式的藝術,多了些古典意涵。
然而,我開啟這支名為「回憶」且以Riesling釀製的葡萄酒,也是我表達一些祝福與思念的心意與意涵。
風情萬種的Riesling
對於釀造白葡萄酒的品種,除了Chardonnay、Sauvignon Blanc外,Riesling則不可不知了,這三種白葡萄可稱上三大白葡萄。因為和生長在涼爽乾燥地區,因此德國就是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德國葡萄酒的主要品種。對於Riesling的記載最早是出自於西元1392年的一份萊茵區修道院的酒窖清單;根據推測,Riesling有可能是葡萄很可能誕生於萊茵河上游地區的河谷。此外,對於Riesling地身份有可能源自法國Savagnin Blanc品種,也有是Savagnin Blanc以及克羅埃西雅Gouais Blanc的混血種之說。
當然,Riesling第一大產地是德國,其次是接鄰德國邊境的法國亞爾薩斯Alsace。然而現在葡萄酒的世界,隨著全球化後,在其他所謂新世界的國家產區也有Riesling的身影,比如說美國、加拿大、澳洲以及紐西蘭等地。
Riesling不僅是德國或法國雅爾薩斯Dry白酒的代表,有時也會看到以甜美的態樣出現,而且德國也依照成熟度以及甜度予以分類,分別為清新型的Kabinett、晚摘型的Spatlese、選串行且更晚摘的Auslese、選粒酒(BA)Beerenauslese、冰酒Eiswein和貴腐酒Trockenbeerenauslese等六個類型。
我對Riesling的深刻印象就是太好喝了,沒有過度的言苦與酸味,而是邊喝時邊清楚聞到舒適的熱帶水果香,如鳳梨、黃檸檬等等,有的Riesling會有舒適的蜂蜜且帶著甘甜滋味,很容易就灌下了。因此,他就像帶著貴婦帽散發的女子風情萬種的魅力,尾韻以及殘留在杯裡的花香味也別於一般白葡萄品種。
關於Domaine L’Écu
Domaine de L’Ecu位於羅亞爾河Muscadet產區南特市的東南方,由Guy Bossard於1972年創立,他的血液中流著與父親祖父一樣對葡萄酒的熱血,並繼承他們的志業在葡萄酒生產釀製上繼續發揚。然而1970年代化學肥料仍是許多釀酒廠與酒莊的選擇,但是Guy Bossard則堅持以自然農法培養土地,他使用有機堆肥,甚至肥料是自己是用藻類、森林灌木和玄武岩等製作。因為他的信念就是使用有機以及生物動力法。
西元1975年Guy的全部24公頃土地均獲得了有機農業認證;此外,他在1988年便開始著手於申請Demeter的生物動力學認證做準備,並在1992年開始轉換為生物動力方式葡萄栽培,在他細心與努力下,酒莊在1996年獲得Demeter的生物動力學認證。直到2010年時Bossard與剛離開IT產業的好友Frédéric Niger Van Herck一同研究葡萄栽培和釀酒學,同時Guy也確定了Fred對葡萄酒的熱情以及對生物動力學傳統追求與執著。因此將管理權交接給了Fred,自己則是繼續擔任的顧問乙職,則在2013年退休。他們兩人擁有如騎士般的精神,並以「恢復南特地區葡萄園的聲譽」為目標。當然不負所望,酒莊在2014年獲得了Biodyvin認證。
Domaine de L’Ecu對葡萄園的照顧相當完善,而Muscadet產區的風土由gneiss片麻岩、orthogneiss火成片麻岩以及Granite花崗岩等組成,酒莊除了注意土地的耕作、培養與管理;在人工摘取前,葡萄品種即遍經過嚴格塞選而種植,並以生物動力方式細心照料;在釀酒時避免人工干預且使用原生酵母發酵,而葡萄酒只有極少的SO2或亞硫酸鹽,經檢測數據,酒莊SO2含量約為30/40 mg / L,要比Demeter標準值(90 mg / L)低2倍以上,且本身對有機標準品(150 mg / L)和歐洲標準(210 mg / L)等進行了嚴格管制,此外酒莊也以泡渣的手法展現產區的特別。Guy與Fred也以作為“生物動力法文藝復興” 以及成為 “Biodyvin” 釀酒師團隊成員之一為榮。
知名葡萄酒鑑賞家Robert Parker曾經以郵件並帶著質疑問Fred,您真實的想將Muscadets傳播於世界,那麼為什麼會只是Vins de France?而Fred回答:「我以製作Muscadets而為傲,同時我以製作Vin de France而感到自豪。由此可見他們對葡萄酒釀製的執著與堅持,不追隨潮流堅持自然。除了自產之外也會與好友酒莊合作,使用朋友的莊園葡萄來進行釀製,例如這款Memoria是使用義大利北部酒莊以生物動力法種植的Riesling,Domaine L’Écu以陶甕陳釀出產。
品酒: Domaine L’Écu Le Temps des Copains Riesling “Mémoria" 2017
色調。以蠟封封口,開啟程序簡單許多,倒入於酒杯中,色調在白酒中算是深調,琥珀、深金黃、柳橙肉黃,澄清度不那麼銳利,似乎與陶甕陳放有關。
搖晃酒杯流速快但不那麼犀利,酒腿緩流依然細緻,反光有點濁黃、淡黃,由外而內則是清澈酒緣而逐漸染黃狀態。
氣味(47/50)。好香甜的味道,鳳梨、水梨、蜜桃、柑橘,中味輕盈的酢醬草以及晨間露水流過的綠葉清爽,是一種可口甘甜感。
飲下(18/20)。酒入舌尖十分香甜,有感吃成熟鳳梨甜香而逐漸酸澀,如水梨般的清新,又如蜜桃輕盈與香味。中味產生植物滋味但隨之而來的酸澀,表現酒體風雅而不尖銳,後味逐次酸甜、澀澤以及乾爽而甜香,像黃檸檬萊姆的滋味。
尾韻(26/30)。帶岩礦味、酸澀產生綿柔口感,酸澀檸檬果味逐漸減少,十分舒服可暢飲的自然酒。
Decanter
換關於一些岩礦氣味,我想醒酒是否能刪去或是會產生更有意思的變化。色調。依然證實是混濁,並非銳利,色調依然琥珀、深金黃,外圍淺薄類似果凍一樣。
氣味。怎麼感覺果香氣味等都被甩開了?酸味檸檬,萊姆,磚翁味,酸澀味微嗆鼻。
飲下。依然香甜的前味,帶有鳳梨、水梨、蜜桃、香吉士,而特別的在於出現些蜂蜜、以及輕微的悶臭如皮革感,酒體似乎更圓潤輕柔。
味岩礦酸澀感稍為變強,而後味酸甜有點檸檬愛玉的滋味。尾韻乾澀度降低,但絲稠綿麻感仍在。
24小時
開瓶後過24小時,這款自然酒Riesling 的變化到底會如何呢?今天早晨14度與昨日同,深色不變不過冷凝卻帶來假日慵懶氣息。
氣味。淡麗水果香,就像水梨、鳳梨、檸檬、百香果、香橙的綜合果汁,依然那麼清新迷人。
飲下(+1)。好平穩舒服,不止如此入口的花果香氣也同時釋放,前味甜度略高於酸度因此香甜酸爽像熱戀中的情人,中味酸大於甜而表現與襯托酒體,像是努力工作的主管精神。
後味澀感較強,礦物味、鹽味以及水果香的殘留,似乎是一種收成的喜悅。尾韻依然甘酸優雅,以及代點綿綢舒服點的感受。
品酒筆記:
葡萄酒筆記(白葡萄酒) | |||
外觀 | 顏色濃度 | 淺/中/深 | |
色澤 | 無色/檸檬綠/青黃色/金黃色/琥珀色/深琥珀色/其他:橙色 | ||
反光 | 青綠色/銀色/青黃色/黃水晶/橙色/黃銅色/栗子色/橘黃 | ||
清澄度 | 清清澈酒緣,而酒體逐漸是染黃帶濁狀態。 | ||
流速 | 濃稠/中等/流速快 | ||
嗅覺 | 濃度 | 輕盈/淡雅/中等/濃郁/厚實 | |
香氣類別 | 水果香/花香/辛香/草本/木質/動物/森林/其他 | ||
木桶氣味 | 輕快/鮮明/強烈 | ||
輕聞 | 好香甜的味道,鳳梨、水梨、蜜桃、柑橘氣味。 | ||
淺聞 | 輕盈的酢醬草以及晨間露水流過的綠葉清爽,是一種可口甘甜感。 | ||
香氣特性 | 純淨/複雜/豐富/直接/奔放/封閉/單純/廣大 | ||
味覺 | 口感 | 入口 | 酒入舌尖十分香甜,有感吃成熟鳳梨甜香而逐漸酸澀,如水梨般的清新,又如蜜桃輕盈與香味。 |
中味 | 中味產生植物滋味但隨之而來的酸澀,表現酒體風雅而不尖銳。 | ||
後味 | 後味逐次酸甜、澀澤以及乾爽而甜香,像黃檸檬萊姆的滋味。 | ||
尾韻 | 乾爽舒服,均衡酸澀,殘留糖蜜與焦堂香。 | ||
甜度 | 不甜/微甜/中甜/甜蜜 | ||
酸度 | 微酸/中等/堅硬 | ||
酒感/酒體 | 輕柔/紮實/強壯/沉重 | ||
餘韻持續 | 無味/短淺/中等/柔和/綿長 | ||
酒精濃度 | 柔軟/輕雅/一般/稍高/強烈 | ||
平衡度 | 不對稱/搖搖晃晃/四平八穩/完美平衡 | ||
「TDS葡萄酒喜好指數」 | 🍇🍇🍇🍇🍇(92) | ||
醒酒建議 | 開瓶後可儲存冰箱保存飲用,別有新滋味。 |
Domaine L’Écu 官網: https://domaine-ecu.com
Le Vin路坊葡萄酒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LeVin.wine.cigar/(購買地點)
餐酒搭配
鹽花飛切搭荷蘭醬
品完酒後在想用什麼味道可以均衡Riesling 的果香氣味呢?白肉魚應該沒問題,不過在考量速度以及效益成本的狀況下決定用鯖魚一夜干當主角。
而醬料我想顛覆一點用荷蘭醬搭配看看,也許很好玩。此外,配菜除了可以用平底鍋煎烤的孢子橄欖以及芽菜還有金蓮花耶帶點酸甜麝香味的生菜。
挺意外的美味,薄鹽的鯖魚雖免不了鯖魚的腥氣但肉嫩油多又清香,沾上荷蘭醬,竟然甜美好吃,也遮蔽腥味。搭Riesling 意外的收穫,還真均衡,酒飲下沒有腥味均衡平順酸甜依舊在。單純吃鯖魚搭配酒,儘管前味平順但中味後嗆勁氣息帶強烈澀感。單配荷蘭醬,兩者互補,無論酒的果香澀味以及荷蘭醬酸甜的圓潤口感,兩者互不排斥,相當好,荷蘭醬才是中介角色。
此外揪些芽菜以及以金蓮花葉捲鯖魚塗抹荷蘭醬吃小,搭配白酒,同樣美味驚人,氣味在口中不斷環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