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年1月1日(三) 天氣:晴 氣溫:16。
品飲地點:大帥府邸。酒類:葡萄酒。
酒廠: Chateau Margaux 年份:2020
產地: France 產區:Bordeaux, Médoc
葡萄品種: 60%Cabernet Sauvignon,33%Merlot,7%Cabernet Franc
酒精:13% 容量:750ml
原本想等11月4日在開啟,但我想要有更好的年份或酒莊。今天是2000年的第一天,開啟他也有相當的意義存在,腦子糾結一陣子之後決定,就在今天以斷捨離的心情開啟這支購買第七年的葡萄酒,是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一的瑪歌堡的副牌,且以60%Cabernet Sauvignon,33%Merlot,7%Cabernet Franc等葡萄比例釀製。
年份2000即是21世紀之初,也是我菜鳥初任官的第一年,而今年2020則是我即將滿20年工作里程,在這一年的開端開啟,對於自己是除了努力達到里程碑外,也象徵著持續的美好開始。
「紅亭」Pavillon ROUGE
「PAVILLON ROUGE DU CHÂTEAU MARGAUX」是瑪歌酒莊的副牌,創於19世紀,且在1908年正式取名為瑪歌紅亭。紅亭曾經一度停產,時間落在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然而在現在依然活躍市場上的因素就是因為公元1977年接任經營的André Mentzelopoulos的功勞,他不但以生意人靈活的頭腦與手段經營,且能維繫傳統以及接上時代需求,他先讓瑪歌紅亭復出打出亮眼的成績,同時也將瑪歌產量節節攀升。酒莊現在也推出了第三款葡萄酒,第三款的出現相對更加提高了紅亭的質量。
紅亭的釀造原則,除了基本的兩款葡萄外,通常會使用沒有被選為瑪歌的葡萄。這也許和地塊的葡萄品質有關,其中樹齡會是一個重要因素。酒莊深刻了解葡萄樹齡低於10年、15年甚或更多時,所產出的葡萄酒含豐富果味和單寧,但與更高樹齡相比,會少些許複雜、豐富和深度。但是在釀製上,紅亭採用的方式與瑪歌相同,都是以酒莊的傳統釀製和陳釀工藝方式進行,唯一不一樣的是,紅亭會比瑪歌提早3~4個月裝瓶。
今天品飲的是21世紀公元2000年年份的葡萄酒。當然這一年的氣候在4月和5月溫熱多雨,是非常容易引發霜霉病,在8月時降雨量低,但是9月初的降雨卻對於葡萄的成熟相當有益,尤其是在葡萄的濃稠度表現上,儘管在採收期間有下小雨,但並沒有產生太大影響。
2000年份的葡萄酒濃稠度相當高,在所有的產區均是如此,不光只是一級酒裝的莊園老葡萄藤。酒莊認為,這個年份擁有驚人的潛力,因此採用不同篩選及釀造方法,這也使得瑪歌堡2000年份的表現幾乎無懈可擊,相對的,紅亭也是如此。酒莊也自豪地認為2000年的瑪歌紅亭有著與瑪歌堡2000年份相近的複雜度,並且具有相當的陳年潛力。
關於Château Margaux
Château Margaux位於法國波爾多Médoc產區,為知名的五大酒莊之一。酒莊創始於12世紀,然而真正發揚光大的時刻就在18世紀,當時已由莊主Berlon管理及推展,且在公元1855年的酒莊評級中獲列五大酒莊,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及第三任總統Thomas Jefferson熱愛的葡萄酒中的第一名。
1977年酒莊轉手由一位希臘人André Mentzelopoulos接手經營,出生於Peloponnisos半島的他,一生就如戰史般的傳奇,1977年以來酒莊投資的項目不計其數,除了維持這塊寶貴資產外,同時也在葡萄酒品質上不斷反思,除尊重瑪歌酒莊古老文化,同時也要不斷的追求完美,也奠定了Château Margaux迄今的不敗地位。
現任莊主是Corinne Mentzelopoulos,當父親離世後她的第一個挑戰就是承擔法國人對梅多克的希臘人的不信任,她得比父親更有膽識遠見,與熱情才能,讓他們信服,在酒莊原班人馬的支持下繼承父業。
自公元1982年開始,全球對波爾多葡萄酒的瘋狂熱愛,尤其是美國人、英國以及德國市場,而後是日本人、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俄羅斯人,當然自21世紀起中國人的狂熱更開拓波爾多更大的市場,緊接著事後發優勢之國如印度人、巴西等等。
90年代初期,酒莊得依賴擁有菲亞特汽車集團的Agnelli家族,直至2003年他們決定賣掉所持有的Château Margaux股份,而Corinne毫不遲疑地全部收回,成為酒莊唯一的老闆。
品酒: Chateau Margaux Pavillon Rouge 2000
由於酒有點年紀了,因此開啟格外小心,擔心酒塞斷裂,因此在沒有老酒開瓶器的狀況下,緩緩的溫和的拔起酒塞。
當酒塞快離瓶口時,一陣紫羅蘭、花朵、黑莓果的綜合香氣已經狂奔而出,非常馨香非常迷人。
色澤。呈現艷麗的棕紅色,酒面雖然平靜但酒體色澤並不在那麼銳利光澤,稍稍有些模糊,似乎像有既將成為沈澱物感。
外圍的透明較為短淺,接著一層如桃紅並帶微微顆粒感的色澤,這就是認為的模糊來源,這一層也約3公分左右,酒體則呈現紫紅、棕紅等深邃色澤。
搖晃酒杯,酒體流速順暢光滑,酒腿順流銳利優雅。
氣味(48/50)。太美了,開瓶就馬上渲染我的鼻腔,遠遠的距離可以感受像從冰箱取出的水果,黑櫻桃、黑李、葡萄香,近一點,不得了的紫羅蘭花香、橡木桶的木質香氣,還有一點點悶出的奶油味與起士嗆味。
類似一種圓滑的膠味但這真的就是波爾多性格,鼻頭再深一點聞,紫羅蘭外還有點薰香的薰衣草和茉莉味,接著黑醋栗、莓果香繽紛散出,十分美味,完全對到我的期待。
飲下(18/20)。清順微涼的口感滋味,滑過舌尖先帶點微甜,而後是一點鹹苦而酸澀,稍稍的硬些,然而口中同時爆香,是紫羅蘭、黑李、木桶同時來的迷人氣味。中味,感受酒體中厚但單寧酸度均衡發揚,香味偏向黑果香,並略帶點肉桂、糊椒味。後味展現酒的酸澀感,以及花果餘味,十分舒適。
尾韻(28/30)。是酒體與口中摩擦的綿柔、絲絨感,持續於嘴中擴散綿麻感,而後逐漸是唾液分泌的果糖感,但綿麻感仍不失去,果香三至五分而緩緩淡化,我喜歡的紅酒風格。
Decanter
色澤依然維持棕紅、桃紅帶點微微細粒的沈澱感,在醒酒器裡震盪,豔麗色澤像倩女幽魂般的美豔吸引。
飲下。口感更為光滑清順。果味較為凸顯,黑醋栗、藍莓、黑李、一點點紅糖、焦糖甜美多汁的味道。
中味的酒體也稍稍淡薄,但單寧也平衡的緩和均衡,紫羅蘭香氣稍緩而果味凸顯。後味,酸香舒服,果味清新。
尾韻依然在口中表現絲綢感,綿柔舒服。更有雅韻。
7小時後
今天天氣好,這時天空仍相當明亮。這時的心情也恰好最適合品飲葡萄酒。
酒色。不會太多變化,不過回到常溫後,更顯得俏麗一點,不過稍稍濁而桃紅看的到歲月痕跡。
氣味。這氣味更豔麗了,似乎今天的天氣與紅酒的適飲溫度洽和,太冰反而鎖住氣味。紫羅蘭,熟成的黑李汁氣,黑櫻桃、木桶厚重味,奶油,巴西利綠葉等氣味,非常理想。
飲下。非常溫順,感覺一路順暢了,刺激味低調很多,花香果香仍在嘴裡跳躍,啜飲一下,奶油、木桶、紫羅蘭等爆香氣味不斷纏繞,後味逐次感到單寧,仍然十分均衡。尾韻,依然那麼優雅,慢慢等纏繞產生綿口感,這才是最佳適飲時間啊。
品酒筆記:
葡萄酒筆記 | |||
外觀 | 顏色濃度 | 淺/中/深 | |
色澤 | 紫紅/寶石紅/棕紅色/石榴紅/磚紅色/橙色/其他 | ||
反光 | 黑色/藍色/紫色/紫紅/石榴紅/磚紅/橘色/栗子色/其他 | ||
清澄度 | 酒面平靜但色澤並不那麼光澤,稍有模糊,像有成沈澱物感,外圍的透明短淺,還有一層如桃紅並帶微微顆粒感的色澤。 | ||
流速 | 濃稠/中等/流速快 | ||
嗅覺 | 濃度 | 輕盈/淡雅/中等/濃郁/厚實 | |
香氣類別 | 水果香/花香/辛香/草本/木質/動物/森林/其他:奶油、膠香 | ||
木桶氣味 | 輕快/鮮明/強烈 | ||
輕聞 | 遠遠的距離可以感受像從冰箱取出的水果,黑櫻桃、黑李、葡萄香,紫羅蘭花香、橡木桶的木質香氣,還有一點點悶出的奶油味與起士嗆味,香類似一種圓滑的膠味但這真的就是波爾多性格。 | ||
淺聞 | 鼻頭再深一點聞,紫羅蘭外還有點薰香的薰衣草和茉莉味,接著黑醋栗、莓果香繽紛散出。 | ||
香氣特性 | 純淨/複雜/豐富/直接/奔放/封閉/單純/廣大 | ||
味覺 | 口感 | 入口 | 清順微涼的口感滋味,滑過舌尖先帶點微甜,而後是一點鹹苦而酸澀,稍稍的硬些,然而口中同時爆香,是紫羅蘭、黑李、木桶同時來的迷人氣味。 |
中味 | 中味,感受酒體中厚但單寧酸度均衡發揚,香味偏向黑果香,並略帶點肉桂、糊椒味。後味展現酒的酸澀感,以及花果餘味。 | ||
後味 | 展現酒的酸澀感,以及花果餘味,十分舒適。 | ||
尾韻 | 酒體與口中摩擦的綿柔、絲絨感,持續於嘴中擴散綿麻感,而後逐漸是唾液分泌的果糖感,但綿麻感仍不失去,果香三至五分而緩緩淡化。 | ||
甜度 | 不甜/微甜/中甜/甜蜜 | ||
酸度 | 微酸/中等/堅硬 | ||
單寧 | 柔弱/圓潤/顯著/有稜有角/硬實緊澀 | ||
酒感/酒體 | 輕柔/紮實/強壯/沉重 | ||
餘韻持續 | 無味/短淺/中等/柔和/綿長 | ||
酒精濃度 | 柔軟/輕雅/一般/稍高/強烈 | ||
平衡度 | 不對稱/搖搖晃晃/四平八穩/完美平衡 | ||
「TDS葡萄酒喜好指數」 | 🍇🍇🍇🍇🍇(94) | ||
醒酒建議 | 建議醒酒需要一個小時以上或更久。 |
Chateau Margaux官網: https://www.chateau-margaux.com/fr
夏朵菸酒:http://www.evergreet.com.tw(代理)
大同亞瑟頓:http://www.wine.com.tw(購買地點)
餐酒搭配
香煎鮭魚菲力佐綠莎莎醬
既然都斷捨離開了它,自然想要多做些測試,即刻起都會手做一些彩來試試葡萄酒。今天很敢,因為用紅酒如何搭配並處理冰箱裡的鮭魚菲力確實值得思考。
然後開始處理食材,如剝蒜剁碎、巴西利綠葉剁碎、鮭魚被劃個幾刀並塗抹鹽、黑胡椒,再加卡疆香料加重味道深入魚肉裡,然後熱鍋加入橄欖油,然後繼續煮莎莎醬、橄欖油、蒜、低筋麵粉..攪拌…巴西利葉..水..繼續慢煮攪拌至稠。然後開始煎鮭魚..百里香..蒜..奶油..香煎提味..,最後擺盤。
嗯嗯…切開吃下,欸…不錯..比扁鱈理想多了,蒜香橄欖油味道迷人,鮭魚肉總是有種讓人兩極看法的風味,卡疆粉完全就讓他沒有海鮮的感覺。魚肉軟嫩莎莎醬香甜,稍有成就感。
佐上紅亭紅酒,我老天,結婚..意外非常適合,滑順穩穩的口感滋味,初期將紫羅蘭香擠壓爆香,中段尾韻逐次甜口如果汁,一不小心就一口一口喝完..連喝三杯。
分析一下:
1、鮭魚本身有特殊的油香,經過塗抹香料以及煎熟,就不如生食那樣還有難以避免的鮭魚鮮氣。
2、莎莎醬沒有過重調味反而讓酒香襯托出來,如過太重可能會蓋過酒香,反而留下是酸澀感。
3、我覺得鹽巴、胡椒、卡疆香料也重要推手,氣味口感都不會惠我的味覺帶來太多刺激,紅酒入口後產生的是更為舒適的滋味,尾韻的花香果香也奔放。‘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