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年10月18日(五) 天氣:晴氣溫:28。
品飲地點:大帥府邸。酒類:葡萄酒。
酒廠:Maison Louis Jadot年份:2017
產地:FRANCE產區:Bourgogne,Cote d’Or
葡萄品種: 100% Chardonnay
酒精:12.5% 容量:750ml
喝酒有時候也是有緣,有時候也會是回憶。什麼樣的酒會讓你回憶,一定是讓你的大腦受到刺激而儲存,或許今天所喝的酒,並不是刻意從記憶庫當中所陳列搜尋,只是一種突然間的臨時的,或許是因為在思考這週該喝什麼葡萄酒等因素,無意間將它給關聯出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刺激到我大腦皮層還是杏仁核的關係,不過是好的記憶,部分人事物則稍稍負面一些,但現在一切不在乎也無關緊要。
所以久違了Louis Jadot,很久沒喝這間酒莊的Chardonnay白酒了,第一次喝它也是臨時因為考慮價位而隨意挑選,然而當時它的美味一直烙印在我的腦海,尤其是那股優美的蜜糖、風乾水李的滋味,而今天品嚐的是2017年的年輕出爐的年份,因此說久違了。
Chardonnay的亮麗
談到夏多內(Chardonnay),就大家的初體驗和陌生時探尋,首先遇到的酒款的釀製品種大多都是Chardonnay。一定如此嗎?當然不一定,光是能釀製白酒的葡萄也十分多種,Chardonnay因為多果味,好入口,成為大家獲推薦的品種之一。人就是如此,當普遍且太過普遍,相對而言必定會有反極,及是一種反對和排斥,例如ABC(Anything but chardonnay)運動。
Chardonnay原產地在法國布根地的馬貢產區(maconnais),因為多變也是和陳釀,所以品種也轉移到世界多國種植,比如說美國、南美智利以及阿根廷,比如說紐、澳,比如說日本,比如說義大利與德國等地都有其背影。
Chardonnay是一種皮較厚,果實小適合釀造的葡萄且相當多變,在布根地的釀酒師通常會讓它過桶,在法國以外的地區多半喝到比較多都是不國橡木桶。Chardonnay也是香檳區的好朋友,也是夏布利區的好夥伴,而Chardonnay得多便會隨著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種植的緯度與氣候而有所不同。
有的有奶油圓潤風味的,有的甘甜帶有檸檬、鳳梨、水梨、芭樂、柑橘等水果香,有的Chardonnay還會有糖果風味,稱它為白葡萄酒天后也不為過,但是別反骨的Call它ABC了啦,畢竟大家都喜歡大家都愛釀它。
關於Louis Jadot
路易佳鐸酒莊(Louis Jadot)創立於1859年,當時Louis Jadot家族買下了伯恩(Beaune)區的一座知名的一級葡萄園Clos des Ursules經營約一百多年,而在1985年的時候,Louis Jadot酒莊為一位來自美國紐約的Kopf家族所收購,且經營的策略方針十分有秩序,迄今仍表現得十分出色,而現任莊主是Pierre Henry Gagey。
該酒莊葡萄園佔地約154公頃,可以說遍布整個布根地區,在金丘(Cote d’Or)就有超過一半是一級和特級的葡萄園,該酒莊所生產的葡萄酒,從夏布利(Chablis)到薄酒萊(Beaujolais),葡萄園裡所種植的葡萄品種主要以白葡萄Chardonnay,紅葡萄則是Pinot Noir和Gamay,而葡萄樹的平均樹齡為20-80年,其品質都受到各界肯定並享譽多年也為法國布根地最具代表的酒莊,如此的成就卻僅出自為兩位釀酒師之手。
在釀酒方面,Louis Jadot是用自家的葡萄園,以及慎選蒐購優質葡萄,來釀製該酒莊之產品,而所使用木桶全部都是自制的,由技術嫻熟的工匠製作,一天僅能生產5個木桶,不僅光製作木桶這麼簡單,製作橡木桶都要放上2年以上才能拿來製作木桶,如此麻煩謹慎是因為他們認為經過風吹雨打後的橡木,所製作出來的橡木桶味就不會掩蓋住酒香,如此才能保證酒的品質與穩定。
也因如此著重品質,以酒神Bacchus為圖像的酒標,就是象徵著酒莊對其出產的各款酒品質得注重與堅持,不論是村莊級還是特級園,品質都不容忽視。
值得欣賞的是,Cote d’Or是Louis Jadot葡萄主要種植地,這裡除了自種的葡萄之外也有收購來的葡萄,並能發揮法定小產區的風格,這裏擁有49公頃的葡萄園,其中8公頃屬特級園(Grand Cru)。
雖然路易佳鐸自身擁良田,但法國布根地附近的酒農們都非常樂意與酒廠交易,這都是因為Louis Jadot收購葡萄的政策奏效而且擁有穩定的付款信用條件以及尊重酒農的自主之因素。
品酒:Louis Jadot Bourgogne Chardonnay 2017
色澤。是淺金黃,也像黃檸檬肉的色調,清新潔淨,冷凝明亮,反光,則稍稍深邃為金黃色,杯緣也略為銀色,像是水銀一般。
搖晃酒杯其酒體流速快,順暢銳利的酒腿順沿著夏多內白酒杯而緩緩流下,酒緣透澈而入清水,逐進入內酒色逐漸成黃。
氣味(46/50)。這氣味十分美好,有一股鮮明的桃子風味,年輕香脆的水蜜桃、杏桃、鳳梨、水李、冷凝清新的脆棗、輕微的洋甘菊味,以及木桶與青草的大地香氣,搖晃酒杯,氣味更鮮明,多了一股小白花、但不是糖漿的花香風味,杏桃味也更鮮明。
飲下(16/20)。柔和滑溜的酒體理所當然是第一觸感,迅速強烈的salt感頓時感染我的知覺,我的神經,緊接著是酸味、酸氣,儘管不屬艱澀但頗為堅硬點,逐漸進入糖甜感,但稍稍平庸沒那麼強厚,再飲一口,快速吞下,嗯..感覺剛好顛倒過來,蜜糖甜香清楚,而澀酸鹽味則在後味逐次顯現,酒體在白酒中在夏多內中算是硬派。
尾韻(25/30)。尾韻雖然能可以感受到蜜糖與風乾水梨的那種甜感,但稍嫌薄弱,而最後反饋出的風味是一種物極必反的強烈。若有喜愛強澀點的白酒這支恰好。也因為如此,我認為可以醒酒看看。
Decanter
好的,白酒要不要Decanter ?要的話,到底對不對啊?我認為沒什麼好質疑的。
如果把醒酒定義成一種將酒體中多餘的二氧化碳散掉,就像壓著孫悟空的如來佛掌的意思一樣。那醒酒就是有必要也有意義,而不是成為個人偏見的假掰。
氣味(+1)。唷,凡事要比較才會發現奧妙,醒過的酒果然不同,未醒的時候蜜糖、桶味鹽味較強,而醒過後則說花香、花蜜香,也就是把沈重的氣味刪去大部分,百花、糖香,是茉莉還是芬芳的蘭花。
黃金糖蜜糖烤焦糖甜味墊後,一切氣香後是微微的酒精味,而甜香有杏桃、薄荷、鳳梨、水李、焦糖、耶子糖香,多了些討喜的氣味。
飲下(+1)。口感是差異的重點,醒過之後有些許柔絲感,其實就是緩和的意思,不像未醒酒的開門見山。稍微柔和了,酸檸檬、檸檬草、柑橘、杏桃、海鹽、萊姆,尾韻粗澀,過程柔和溫暖。
醒與不醒間差在很實際的口感,很認真面對自己的口感,尤其尾韻,那種烤黃金糖的激情糖香,因此醒酒必定有其迫切。
18小時
這款酒今早就可以試著第三種喝法,對,開瓶後約18小時,看看這款白酒有什麼變化,甚至可以再加分項目。
顏色,不會因為醒酒而有改變,頂多享受它冷洌時結合今日氣候般的優雅。
氣味。氣味明顯弱了很多,原來的杏桃、蜜糖風味似乎淡化而消散,但也並非全然無味,而是留下點煮湯水的淡雅尾香。
飲下。非常的圓潤,不刺激、不硬實,不咬口,在嘴中啜吸那鳳梨、水李的味道才浮出,但整體過程都是一種圓潤感,沒什麼味覺起伏,這似乎,不太能放太久。
品酒筆記:
葡萄酒筆記(白葡萄酒) | |||
外觀 | 顏色濃度 | 淺/中/深 | |
色澤 | 無色/檸檬綠/青黃色/金黃色/琥珀色/深琥珀色/其他 | ||
反光 | 青綠色/銀色/青黃色/黃水晶/橙色/黃銅色/栗子色/橘黃 | ||
清澄度 | 清新潔淨,冷凝明亮。 | ||
流速 | 濃稠/中等/流速快 | ||
嗅覺 | 濃度 | 輕盈/淡雅/中等/濃郁/厚實 | |
香氣類別 | 水果香/花香/辛香/草本/木質/動物/森林/其他 | ||
木桶氣味 | 輕快/鮮明/強烈 | ||
輕聞 | 有鮮明的桃子,年輕的水蜜桃、杏桃以及鳳梨、水李還有冷凝清新的脆棗、輕微的洋甘菊味。 | ||
淺聞 | 有木桶與青草的大地香氣,搖晃酒杯,更多了一股小白花,杏桃味也更鮮明。 | ||
香氣特性 | 純淨/複雜/豐富/直接/奔放/封閉/單純/廣大 | ||
味覺 | 口感 | 入口 | 柔和滑溜的酒體以及迅速的鹹味。 |
中味 | 有酸味、酸氣,儘管不屬艱澀但頗為堅硬點。 | ||
後味 | 蜜糖甜香清楚,而澀酸鹽味則在後味逐次顯現。 | ||
尾韻 | 感受到蜜糖與風乾水梨的那種甜感,但稍嫌薄弱,而最後反饋出的風味是一種物極必反的強烈感。 | ||
甜度 | 不甜/微甜/中甜/甜蜜 | ||
酸度 | 微酸/中等/堅硬 | ||
酒感/酒體 | 輕柔/紮實/強壯/沉重 | ||
餘韻持續 | 無味/短淺/中等/柔和/綿長 | ||
酒精濃度 | 柔軟/輕雅/一般/稍高/強烈 | ||
平衡度 | 不對稱/搖搖晃晃/四平八穩/完美平衡 | ||
「TDS葡萄酒喜好指數」 | 🍇🍇🍇🍇(89) | ||
醒酒建議 | 開瓶後建議醒酒,不適合久放建議喝完。 |
Louis Jadot官網:https://www.louisjadot.com
ICheers:https://www.icheers.tw/iCheers/Wine(購買地點)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