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by WEIGHTSTONE

日期:2019616(天氣:氣溫:33

品飲地點:大帥府邸。酒類:葡萄酒。

酒廠:Weightstone年份:N.V

產地:TAIWAN產區:CHANGHUA

葡萄品種:100% Black Queen

酒精:10%  容量:750ml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34

要愛上飽受讚揚的葡萄酒款,「你真的必須捨棄天生的愛好,接納葡萄酒定義的集體幻覺。」擁有葡萄酒假惺惺剋星綽號的Tim Hanni說到。而我也必須承認品評難以中立,而且「價值中立」的問題本來就一直旋繞在一種研究,一種價值判斷系統中,懸而難決的問題,尤其在品酒上。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5648

例如Jamie Goode認為葡萄酒的品質「獨立於『我們的主觀判斷』。所謂品酒,其實就是應用一套與生理偏好無關的美學系統或文化」;葡萄酒經濟學刊的人曾也研究出一種獎牌頒發的結果,這結果很討厭叫做「無異於隨機頒發」。品味品評很多都是當下的問題,為了避免受人干擾,最好在四周無人自己努力的去品味。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13

當然,品酒最後是要告訴自己喜不喜歡,但我發現事實的結果,有時還得放棄一下自己的偏好,把酒最美好的標準作為依據,但我實驗結果還真的難以量化,當然大家都喜歡果味,但沒了尾韻確實會拉下整體價值,但是反問自己,我真的還滿喜歡的啊;然而統計出的分數往往較高者落於尾韻豐富長久,而酒體較強烈者,以及需要多醒酒的葡萄酒。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347

衡量標準

我對於酒氣味要強調過於口感與尾韻,所以在衡量一支酒在我心裡的特色,我把氣味的分數題很高。喜歡喝酒的人以及長久浸淫在酒精世界的人都會想發展一套自己的衡量標準,但我也時常在想,這些分數是衡量酒的好壞標準嗎?現在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絕不。這些分數只是作為我當下對他的感覺而已。而我覺得,釀造酒只有一種標準,不是正常的酒就是壞掉的酒。畢竟,我認爲只要不是壞掉了,品質的問題會是因人而異的,就連我們對於品評都會受到環境、心情與準備程序的影響。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392

在Cork Dork這本書找到了我對自己長久以來的質疑,Blanca Bosker為了學習區分葡萄酒類型,卻不確定要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好酒壞酒。於是他問了另一位侍酒師Morgan,他暴怒地回答:「天阿,給我閉嘴。這跟心靈有關,完全無法量化。」於是她決定自己尋找答案,訂出自己的標準。Bosker認為,現在的葡萄酒不只是釀造的,還可以「設計」、「開發」,好酒與壞酒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她比較願意相信酒是好是壞,跟喝下的當下有關。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597

很多酒商在推酒時往往會以評分作為手段,比如說RP、WS等等,或許他們是有知識的,只是對於不熟悉葡萄酒狀況的人或是入門的人來說,老是問喜歡什麼地區、喜歡什麼國家、喜歡什麼口感的老掉牙方式乏味。直接用評分來告訴他們專家給了多少分等,推介的速度比較快。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560

但我認為,何不挑支喜歡的酒(即便是酒標)回去試試不是更好,以免推薦的酒,因為自己的味感與他人不同,而有種失落受騙感。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喝到壞掉的酒、Cork的酒,就是酒商的責任了,沒有盡到保存以及銷售的職責。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12

關於WEIGHTSTONE

今天品味的是臺灣的葡萄酒We by Weight Stone。小威石東,臺灣的葡萄酒,對於臺灣的葡萄酒你會想到什麼?紅趜?玉山?我記得早些年還有黑后風華,對於品嚐的經驗並不太得意,甚至懷疑是創造契機還是怪談。不過,近幾年確實不一樣,尤其現在比較能夠代表的,聲量和曝光率高的,無疑是威石東的葡萄酒。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5626

當然也要先稍稍從網站中理解這間酒莊的故事。西元2012年興農公司楊先生踏上了一片遠眺埔里山谷的土地,發現這片土地正適合釀酒葡萄生長也受到層層山巒與寧靜之美所感動。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54

這塊位在南投埔里葡萄莊園佔地4.6公頃,座落於海拔480米的中央山脈腳下,根據網站所示這裡過去曾經是石器時代的原住民們最愛的捕魚勝地,古湖的原址中還遺留著許多史前的捕魚工具,創辦人為期望藉由葡萄酒繼續傳遞下去與土地文化鏈結的情感,而命名為威石東(Weightstone) 。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49

公元2014年,該公司選定10個觀測地點,各挖掘了2米深的土坑以研究地質結構與成分,發現土地主要為黏壤土,當中遍佈著有利於排水的大大小小石灰岩,且鄰近的山群可阻擋強烈的陣風,使它享有從西面吹來的微風。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05

次年,建立有效防治土石流失設施以及與Napa Valley的葡萄莊園開發團隊合作,完成土壤改良、坡地整平、覆蓋作物栽種、地下排水管以及直立式棚架設立等作業,開始創造臺灣葡萄酒的傳奇。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50

品酒:We by Weight Stone

瓶身十分的布根地,也許有某種關係呈現,但開瓶後便會瞭然。然而無獨有偶的,對於黑后的不清不楚,我下意識用布根地無梗杯來品嚐。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5662

當酒倒出,小小訝異也小小驚喜更小小得意ㄧ下我對葡萄酒的下意識猜測;酒色是淡雅的,輕薄的,紫紅、櫻桃、黑皮諾或加州薄的葡萄的色調,酒緣與酒色間也拉出長長透明銳利的酒緣,稍稍頃斜,略帶紫色,而漸漸成為櫻桃、紅醋栗以及覆盆苺汁般的顏色。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5681

酒色十分乾淨,酒面清淨亮麗,搖晃ㄧ下,酒腿攀附在布根地杯的腹部稍稍緩緩而流,綿延齊步,反光不免深厚但仍清楚感受是紫紅與黑櫻桃果肉皮色。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820

氣味(48/50)。嗯..直覺先蹦出清新薄荷葉、馬鞭草、檸檬草的亮麗芬芳氣,紅櫻桃、黑櫻桃等的爽朗果味,紅醋栗的酸香芬芳,還有些黑李、葡萄果肉香,還有些紅果肉收乾成糖的焦糖甘甜香,於鼻韻纏繞。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684

口感(18/20)。飲下,非常滑順光滑的口感,沁涼中帶著細緻優雅,果味豐富有黑櫻桃、黑李、桑椹、野莓的果味,尤其那桑椹感就像連葉一起啃咬帶著點綠葉味道也有些微,還有點黃箭口香糖的淡雅滋味,酒體輕薄,酸度中等,柔和中帶出酒精濃度的旋繞,後斷酸甜感但是屬於乾爽滋味,有點法式藍莓與覆盆子軟糖風味,慢慢的帶有燒烤焦糖甜感於餘韻。

WE by Weight StoneIMG_6227

尾韻(27/30)。乾爽自然,嘴巴裡殘留酒液的甘酸感產生微微的柔棉感,乾澀反而帶來更多的舒適,水果糖味略顯於鼻腔,乾爽在口中,甜口紅莓果乾環繞,頗似布根地黑皮諾但卻是彰化二林的黑后葡萄,最讓我滿意的是殘留酒杯的餘味,焦糖然後…紫羅蘭。

評價:🍇🍇🍇🍇🍇93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0721

剛買來後看到紅葡萄酒的酒精濃度10%曾讓我一度質疑,同時又再度認我對黑后給我的不信任感。不過從開瓶後,迸出的香味,第一時間讓我改變想法。品飲後,感受更是不同,不但像是新世界葡萄酒那麼豐富的果香又更像布根地的黑皮諾一樣帶來輕盈舒服又溫柔的口感,而尾韻的表現也十分理想。

WE by Weight StoneWE by Weight StoneAnne & Jean-François Ganevat Vin de France Les Dentelles 2017IMG_5676

其實對於葡萄酒會抱持著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又或是產生了新現實主義的出現。然而最後者我覺得是最為理想的,把國際關係的詞彙用在經濟學的供需關係上也是有趣的生活方式。若以臺灣葡萄酒來說,小威石東的市場價格我覺得也十分兼具理想與現實,值得大家買回在家獨樂享受。

官方網站:http://weightstone.tw/zh/home/

購買地點:https://www.icheers.tw/iCheers/Wine

品酒筆記:

假日葡萄酒品味筆記本

外觀

(視覺)

色澤 紫紅/寶石紅/石榴紅/磚紅色/橙色
反光色 黑色/藍色/紫色/紫紅/石榴紅/磚紅/橘色/栗子色
清澄度 清澈/混濁
流速 濃稠/中等/流速快
顏色濃度 低//高
嗅覺

(香氣)

成熟度 年輕/成熟/陳年
濃度 不明顯/中等/香氣明顯
果香味 過於成熟/成熟/不夠成熟/腐壞味
木桶氣味 優雅/明顯/普通
香氣特性 純淨/複雜/豐富/直接/奔放/封閉/單純/廣大
香氣類別 水果香/花香/辛香/草本/木質/動物/森林/其他
持續度 綿長/中等/短暫/一下子消失
味覺

(品味)

甜度 完全不甜/中等/微甜/甜
酸度 不明顯/中等/明顯
單寧 柔軟而弱/圓潤飽滿/單寧顯著/有稜有角/硬實緊澀
酒精 衰弱/輕柔/一般/稍高/強烈
濃度 不足的/中等/優秀/強烈濃郁
酒體 衰弱/輕柔/有結構/強壯的/沉重
平衡感 不平衡/平衡/十分平衡
持續度 不足/短暫/中等/優良/綿長
品質 差的/普普/優秀/品質突出/完美無瑕
尾韻 乾爽自然,嘴巴裡殘留酒液的甘酸感產生微微的柔棉感,乾澀反而帶來更多的舒適,水果糖味略顯於鼻腔,乾爽在口中,甜口紅莓果乾環繞,頗似布根地黑皮諾但卻是彰化二林的黑后葡萄,最讓我滿意的是殘留酒杯的餘味,焦糖然後…紫羅蘭。
成熟度 老酒/成熟/年輕/尚未成熟

【參考資料】

Bianca Bosker. (2018).Cork Dork: A Wine-Fueled Advanture Among the Obsessive Sommeliers, Big Bottle Hunters, and Rogue Scientists Who Taught Me to Live for Taste.侍酒之人: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駱香潔譯)。新北市:行路出版。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