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後的味覺旅行—「臺北的早餐」阜杭豆漿

我遇到很多臺南人他們都存在著一個困擾,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牛肉湯那些鬼玩意會意是臺南人的平常早餐?那不過只是攤販的一部分而已啊。而我也認為,一個專業飲食主義者,擅於徒步也擅於觀察,不會把資訊僅留在雜誌、書籍、網路謠言而已,很重要的田野研究就是散步、觀察以及訪談。

阜杭豆漿IMG_5067

「白癡喔,臺南人都吃自己家裡做的菜拉,誰在給你一天到晚牛肉湯、鹹粥、魚湯…稀裡嘩啦的小吃」,我被罵這句白痴約有十多年之久,也正值我年輕活力之盛時,當時我女朋友也是臺南人,但她從未帶我去吃過任何有關上述等類的東西。阜杭豆漿IMG_5109

「誒,我告訴你,臺南蝦仁飯我以後要做這個,很有市場」。這句話是我還在唸書的時候,一位土生土長於臺南的同學所說,他還和我同班四年,當我知道到臺南蝦仁飯也是很夯的一件事的資訊卻是來自角川出的雜誌。好不好笑,現在還在不斷的在傳輸臺南人吃的早餐,或許某些人真的就是吃這些早餐,就像以前日本築地市場的漁夫或工人們會簡單吃個大碗的隨意料理當早餐,無論是魚飯魚粥親子丼等等…,雖然這個題目讓我被臺南的同學從小修理到大,或許直到現在是一位吃貨後,他們才不在罵我,他們也深知我到臺南從不因為小吃而來。但有趣的是,他們卻問我臺南酒吧你來帶路吧!「很靠北」誒。

阜杭豆漿IMG_5108

關於這問題,大家都有責任,臺南人與媒體更有文化責任,有責去糾正所有人,而不是默許或是將到橋頭自然直啊,我也在想臺南人的心態可能就跟日本鎌倉高校前的居民雷同,每天被站在江之電平交道前拍照的觀光客氣死的狀況一樣吧。

阜杭豆漿IMG_5167

早餐

大家都談論臺南早餐,卻鮮少提到臺北人早餐吃什麼,其實臺北人的早餐很多元,多元的不得了,而且要分層級的,老人的、青壯年的、學生的、小孩的,講究的、不講究的、本省的、外省的、有錢的、小康的、簡便速食的、優雅休閒的等等種類,會有不同習慣性的早餐;老人家通常傳統簡單一點,在市場裡或市場外,如燒餅油條、饅頭包子、鹹豆漿、米粉湯、也可能蚵仔麵線、甜不辣、粉腸、嘴邊肉或是傳統臺式飯糰,簡單說在路邊小攤以及永和豆漿店買得到居多,同時也比較大眾化,畢竟老人家行動不便。

阜杭豆漿IMG_4357

青壯年,通常為了上班需要隨手可拿,西式麵包、飯糰、蛋餅、火腿蛋三明治等等方便快速又夠味的的食物,甚至有人就只喝一杯拿鐵或是奶茶還有所謂的便利店早餐;學生其實也很可憐,因為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能選擇不多,加上一大早早自習,青壯年選的他都得照單全收拉,不過年輕就是本錢,有些人會選擇粥、有些媽媽顧及小朋友健康就是牛奶伺候,有些便利商店麵包與熱食,我猜也可能歡樂送。

阜杭豆漿IMG_5122

但假日又不一樣了,不過也大同小異,只差在年輕人罷了,因為多了一種叫做Brunch的東西,所幸早上睡久一點,連中餐一起約個朋友在外吃吧,這些習慣可以從西式早餐店從早賣到下午便可觀之,然而小朋友?可能就衝速食店吧,也有可能平常就吃速食了,訂歡樂送這麼方便不是嗎?

阜杭豆漿IMG_5125

因為太容易取得,也太雜亂了,難怪不太討論臺北人的早餐,沒有什麼話題性啊,就像我表妹糾正我姑姑一樣,買玉珍齋幹嘛一定要在鹿港,臺北也有很多地方在賣啊,誒誒…也頗有道理。總而言之,太多元的地方也很難聚焦,也沒有主題,這樣分析一下,難怪沒什麼人真正討論過臺北人早上吃什麼。

阜杭豆漿IMG_5169

一早的阜杭豆漿

才從臺南坐夜車回臺北,一到車站恰好清晨五點多鐘,也恰好可以搭到第一班公車穩穩地回家,但這麼回家豈不可惜,離華山市場距離不到10分鐘,清晨沒人沒什麼車要抵達更快,幹嘛那麼快回家,基於這樣的態度,阜杭豆漿便成為我去臺南北上後的絕對選擇。

IMG_5209

用餐日期:201946() 天氣:氣溫:19。所在地:臺灣臺北

環境:市場空間。

套餐價位:單點起~,¥¥~。

阜杭豆漿IMG_4352

鹹豆漿

鹹豆漿可以說是必點了,儘管我以前真的不敢吃鹹豆漿,因為看起來就像被天然酵母分解厚沒經過消毒殺菌時一樣,但這道臺灣人的日常早餐我愛死了。

阜杭豆漿IMG_5176

因為要吃阜杭真不容易,平常根本不可能來,所以我算難得吃到了,還是一樣有著迷人的蔥、香菜、菜脯、油條、老油條、塊塊狀的鹹豆漿還有芹菜丁。

阜杭豆漿IMG_5191

這回我加了點辣椒,強化了感覺,就這樣有一口一口送入嘴吧,真滿足。

阜杭豆漿IMG_4354

荷包蛋

其實「荷包蛋」這樣的家常點心,凡要有,無論到哪我都會選擇,所以這只是同場加映。阜杭豆漿IMG_5186味道沒什麼好形容的,就是爽快滿足,因為我就愛這半生不熟得樣子,不過這塊煎得不好看。

阜杭豆漿IMG_5208

 

厚燒餅夾油條

由於大家都建議選擇一次「厚燒餅夾油條」看看,你會像愛上玫瑰花一樣深深的愛上它,這次我瞭解了為什麼了。

阜杭豆漿IMG_5201

比起薄餅又是不同的風味,尤其是餅,雖以厚為稱,但烤的膨脹有彈性,不是肥實厚大難以下嚥或咬著牙痛那種,油條避不了油膩但咔滋咔滋作響然後香氣便隨而飄之。

阜杭豆漿IMG_5198

再咬一口,微微的蔥香,於口的甘甜,欸..甘甜欸,原來厚燒還有點點糖,果然好吃,怪不得大家推薦。

IMG_5248

焦糖甜燒餅

點這塊「焦糖甜燒餅」是一種日常用餐的習慣了,最後要甜點。這塊餅絕對和平常燒餅油條店不一樣,因為真的酥脆可口。

阜杭豆漿IMG_5151

真的比一般永和24小時豆漿好吃太多,尤其阜杭都是現捏現做現烤,透明窗都看得見。

IMG_5236

其冷卻後才是另一個風味的開始,尤其內餡是攀附在甜餅腹的甜焦糖,甜感如蜜,再大口一點均勻的白芝麻一道入口咀嚼。

IMG_5258

芝麻和甜如蜜交融,竟是偷龍戲鳳,吃到最後…原來濃厚稠蜜的焦糖醬沈澱在後,果然有偷情的滋味⋯⋯。

阜杭豆漿IMG_5168

關於阜杭豆漿

阜杭豆漿位在華山市場二樓,善導寺正對面以傳統的中式早餐為賣點,聞名甚早,還是從提一句話,從我大學時代就聽說這間豆漿店每天大排長龍啊,今天也才是我第二次來排隊吃,看來我願意排隊而且成常態了。

阜杭豆漿IMG_5127

阜杭豆漿於1958年開館,原是老闆徐仁聰在華山市場旁違章設攤,到了1995年正式進駐華山市場內,由於老闆祖籍是江蘇阜寧縣,且住台北杭州南路,因此各取一字取名「阜杭」。

阜杭豆漿IMG_5171

2009 年10 月華山市場改建,門市看起來明亮潔淨許多,比起眾多豆漿店而言格外覺得乾淨安全,現由長子徐立耀承繼手藝,傳承古早味芝麻厚燒餅。每天凌晨5點開始營業前,阜杭豆漿就已湧現排隊人潮。同時也連續兩年被臺北米其林指南選為必比登推介,看來也深得老外的心。

IMG_5263

小結

我真的能體會「台北小吃札記」裡頭的恨(兩種恨:豆漿太燙,油條太大),對這真的是一種「恨」,就是恨我的胃不夠大,能塞的只有這些了,剩下的米漿和飯糰,就帶回家吃吧。

IMG_5267

還是老話,就豆漿店來說,阜杭豆漿的味道非常深得人心,難怪連年排隊,相對就服務上的態度也是相當不錯了,尤其清一色較為年長的工作人員,但相較一般豆漿大王的灑脫又不大一樣。

IMG_5304

但是以上若比臺灣多數高級餐廳而言,我只想鼓勵一樣,服務是一種很難做的完美的專業,而不是比別人是低賤的事,也希望從事服務業的年輕人請多加油,家長們的家父長主義思維請要改變,任何事情都到精細就是別人比不上的專業,即便是個博士也比不上。

阜杭豆漿IMG_5308

分享早餐

阜杭豆漿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忠孝東路一段1082F28

電話:02 2392 2175

營業時間: (週一公休)

週二至週日05:30~12:30 (賣完為止)

【參考資料】

一、舒國治著(2007)。「台北小吃札記」。臺北:皇冠出版。

二、官網:無。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