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5月19日(六) 天氣:晴 氣溫:31。
所在地:臺灣/彰化・員林 環境:老屋改造的優美空間。
地址:彰化縣員林市萬年路三段67號
營業時間:0800~1800(周日休息) 電話:04 836 4864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vicinocafe/
湯大帥非型日誌評鑑:☕️☕️☕️☕️☕️
我的日常除了美食、葡萄酒、威士忌甚至是雞尾酒外,咖啡甜點也都是我的日常啊,不過我和他們之間的關係通常發生在早上或是下午茶時間,偶爾在正午時間發生,然後分享咖啡館,畫一下虎蘭花…不不不…說說書啦…通常也在我的日誌裡頭,反正我的日誌不是只介紹餐廳或是放放照片而已。
今天興致一來,決定起了個大早,衣衫整裝一番,背著背包就去搭車了,準備來個南部咖啡、美食與酒吧之旅,而且是一天完成。那麼咖啡選擇哪裡?我也是臨時一想,位在彰化員林的「右舍咖啡」一直沒去,不如趁這次的行動來一探究竟。
咖啡館的空間
說到咖非館的空間,過去還是被星巴克給綁架,因為星巴克的環境在過去真的十分舒適,而且具有一些意義與教育性,如果喜愛星巴克的人不懂得星巴克logo雙尾美人魚是在哪部史詩神話的一部,不知starbucks是哪部小說的人物,初期星巴克的空間設計是全球統一,猶如在皮闊得號,嗯嗯~對這就是我對咖非館之初最為滿意的空間設計。
而在獨立咖非館興盛之後,擺脫了過去獨立咖啡館看起來老舊,或是與圖書結合,要不就是多走複合式適合學生用餐看書的地方,偶爾一兩間有著老式英倫價位高昂的老派風格。
當北歐、日式、韓式等等的多元風格影響後逐漸也改變了許多台灣咖啡館的風貌。我想十多年前沒什麼咖啡館部落客吧~多半都是在寫星巴克,幾個零星的才在寫咖啡館,甚至出書,然而千篇一律台北的咖啡館就好像只有那幾間而已?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甚至更多人把視野延伸到國外…而我也逐漸開始寫寫日本咖啡館了。
幾年前北歐風格成為許多咖啡館紛紛模仿樣貌,工業風或是清水模造型則也逐漸跟風,而現在的風格似乎節更流行把自我烘焙的空間給拉攏出來,然而近來夜越來越多小空間帶著走的咖啡館,樣貌真是多啊~~咖啡師的族群也越趨年輕,不只是義式咖啡,連冰滴、冷翠或是重新找回手沖風格也與國外做了鏈結。
但是在台灣多半的咖啡館依然友善,咖啡館空間不是只讓你喝杯咖啡,而更款廣更舒服的空間讓客人可以使用電腦甚至看書,這點到與日本咖啡館有相當大的差別。
右舍咖啡vicinocafe
來到彰化員林只是為了來這間咖啡館「右舍咖啡」,對於觀眾或許覺得我很誇張,事實上有關心我在日本旅行的時候,會發現這才不算什麼。右舍咖啡的空間設計以及裝置陳設,我想不違和,走的每一步必能感受這間老屋的歲月與現在空間設計的交錯結合。
似乎許多桌子裝置都是有價的,所以別以為是小學生餐桌亂塗鴉,或是自以為在星巴克隨意亂搬動,我想也會是因為某些因素,咖非館才會有著規則存在。
我喜歡這裡的陳設,除了空間寬廣不多設太多桌位外,書櫃以及大片玻璃窗與外頭的樹木彼此間有著藝術畫作默契,油氣當陽光照射更顯著精神朝氣與美麗。
所以..一早我也不會坐窗邊拉,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靠內的空間也會因為玻璃窗螢來的陽光而相對明亮,牆上有著老闆的攝影作品,也十分讓人賞心悅目,同時更顯這裡的藝文氣息。
一樓開放式咖啡櫃檯,在挑高的老屋之上俯瞰又有著不一樣讓人感到舒服的視野,此外,在某些小角落空間偶會發現小驚奇。
看了一下Menu,那麼早晨的拿鐵絕對不妨過,再來選了個點心,就選擇抹茶卷吧。
熱拿鐵
拿鐵當然是我必點的,有很多自以為懂咖啡的人會瞧不起拿鐵,但仍然認為要弄出一杯好拿鐵,要比手沖更難,穩定度更不好拿捏,所以我通常會點兩杯,一杯現喝一杯外帶。
不過這杯咖啡用碗公型杯子裝盛,拉一朵鮮花,直些讓我想到滑翔機咖啡,香濃的咖啡香,忍不住大飲一口,我喜歡久久不散的醇香奶泡,用碗杯裝盛拉出令人心情愉快的拿鐵拉花。
香濃的咖啡味,不被蒸奶融合,焦糖泡沫攀附於杯身,在幾番啜飲後,我愛的感覺來了,就是與唾液交融後盤於口中所產生的絲綢感。
最後殘留點微酸還有甘甜以及一種粗獷的咖啡本色。
我喜歡初期的焦香,沒有焦香拿鐵必定如水,過程溫順渾圓咖啡香連續不斷的發生,這才是拿鐵該有的氣質。
抹茶捲
綿柔的蛋糕體,恰當的抹茶香,適切的抹茶粉還有內餡的奶油,餐具也能襯托抹茶卷的亮麗樣貌,綠色的蛋糕外型也十分讓人多注意兩眼。
切下有彈性,再使些力就剖開,入口感覺還不錯,抹茶香味十分足夠,不會太甜但也不濕抹茶應有的味道。
搭拿鐵可說是愉快的早..上點心。
評語:美好的咖啡生活館
其實用美好的咖啡生活館來形容,絕不為過。環境設計十分舒服,周圍也看得到綠色植物的陪伴,不那麼硬梆梆的,開方式的餐桌稍作休息用個電腦,是個非常好的休息空間。
濃郁的拿鐵咖啡最讓人開心,搭配著抹茶卷,更愉快了,臨時來右舍咖啡這一站,值得,絕對不會覺得遺憾和辛苦啊!!如此,有好的開始更期待中午的美食和晚上的酒吧了。
咖啡照片
(一二樓間的牆角有著一架老式飛機,挺像是高志航將軍的HAWK三型,但應該不是,在那個航空救國的年代,最為辛苦的地方就是用這樣的老裝備要對抗工業興起的日本軍國主義。小角落的一架飛機,小角落的發現,給我一點小啟發)。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