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年1月6日(六) 天氣:雨 氣溫:22。
Bartender: Allen Chien
環境:地下室酒Bar。
提供飲品:威士忌、調酒、以及啤酒等等。
湯大帥非型日誌評鑑:🍸🍸🍸🍸
以前也沒想過要開始寫有關酒吧的日誌,因為幾次不小心閱讀的書籍中甚至所看的電視日劇,總是有酒吧身影在。無論是沙特與波娃在巴黎的杏子雞尾酒吧中討論存在主義。還是海明威在紐約的卡斯特羅酒吧裡和友人啜飲打賭;酒吧,讓我產生了興趣,而值得探探。
風尚?觀光?飲食文化?不不不,這絕對不是吸引我的地方,我不是喜歡跟隨媒體找方向的人,風尚與觀光是很現實的,退流行的速度相當的快,而說是飲食文化轉變,雞尾酒在這其中還不成氣候。
這也許是我想要走走看酒吧,還有體驗酒吧的能力在哪裡,但是我得承認,要不是有一群小說家、哲學家的關係,不然我仍可能還是經過酒吧而不入,或是與大多數人一樣,對酒絲毫不感興趣。
可恨的單細胞生物
喜歡酒與討厭酒的人,我覺得有杯經典調酒的名稱最能夠說明叫做half and half,喜好各半拉。而我則是原從來討厭的一方跳槽到喜歡的一方,儘管在喜歡喜歡酒的人群之中我又有自己喝酒的想法,因此也還可以在詳實的細分出不同飲酒的個性。
討厭酒的人勢必對酵母菌不感興趣,她也是製造酒的冥后赫拉(Hela),當酵母菌遇到麵粉會發酵膨脹,酵母遇到糖類可就不得了。
那怎麼養酵母?其實酵母菌無所不在,她可能在攀附在你我的肌膚上,我在這樣舉例好了,很多懶惰蟲沒吃完的東西留在碗中,一陣子後,無論冬天或夏天,就會文的一種發酵的臭味,而看的碗中的湯麵,發泡浮起除了複雜的調味料壞死外,也會聞到一種酵母味,這也是酵母立的大功,這例子很噁心;倘若換作麵粉與水,畫面就會美麗的多。
如果酵母菌利用麥芽吞噬了糖,產生了兩種代謝物「乙醇」和「二氧化碳」,而這兩者的關係又像螳螂交配,當母螳螂與公螳螂在一夜交合高潮迭起之後,母螳螂就趁勢把公螳螂給吃了,而當酒精濃度達15%以上後,酵母菌將憤而死去,然後我們就有好喝的啤酒可以喝了。此時再透過了蒸餾技術,烈酒油然而生,因此無論任何酒,透過酵母菌發酵的過程是少不了的,看看,多可恨的單細胞生物啊!!
MUD BAR
神秘難尋,安靜有密道。這是因為1920年代至1933年期間把酒吧塑型成如此,而後成為一種美式酒吧風格的代表,而Mud Bar即是如此。
位置落於amba hotel地下室,進入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飯店一樓入口,其二是邊巷子的鐵門,拉開門後往地下室走,留些昏暗的微光,像是玩惡靈古堡一樣…挺神秘的,看到布幕打開則是Mud bar的大廳了。即便仍然昏暗,比起下來的道路卻像一塊綠地曙光。室內算是寬廣,像極了一個俱樂部,座位與家飾屬復古風格,一側還有可辦現場演奏或是DJ搖滾的區塊,別看它神秘,週六晚間人可是會坐滿的。
入布幕正前方就是Bar檯,除了獨身飲酒必坐的吧台位置,飲可以觀看調酒師調製雞尾酒以及酒櫃上所有的酒款,好讓你可以抉擇,你想要什麼樣雞尾酒;當然,我仍依我的喝酒程序的風格來品味。
Mt Fuji
(口味:極甜、偏甜、香甜、均衡、有感酒精、強酒精、重酒精。)
基酒: Sayuri Sake
類型: 雞尾酒。
配料: 自製烏龍茶糖漿/蛋白/ /Bitter
看到酒單上有幾款日式風格的調酒,則立即吸引我的目光,尤其這一杯Mt Fuji。
顧明思義,這杯就是以sake做基本酒的調酒,調酒師用Sayuri Sake白鶴小百合為基酒,並用烏龍糖漿,西洋梨與蘇打等調和,而其蛋白部分做了二次打發,然後放上橙皮。
喝一口,先如鮮奶油的滋味口感,深一點,感到些許飄渺,直接而輕柔,慢慢感受到微微的烏龍茶香,但不強,感覺到田,還有種水果風味,原來這水果就是西洋梨。
在清香的橙皮與些許米釀香,在每一口中尾韻將拉出風味,口感滑順輕盈,直覺是我今日的開味酒無誤,即便飲盡只微感米釀以及感受顆粒的西洋梨,很輕柔的酒。
我突然有個意象,這與剛落羽田機場的一陣冷風與遇見白淨單眼皮的日本女子一樣,如旅程的序幕。停一陣子….開始有點精神微麻感了。
Fomosa Old Fashioned
(口味:極甜、偏甜、香甜、均衡、有感酒精、強酒精、重酒精。)
基酒: Talisker 10 whisky
類型: 雞尾酒。
配料: 鸚鵡糖/ Black Walnut bitter/Angostura aromatic bitter/橙皮擠汁/大顆的冰塊/炙燒桂圓殼
第二杯向來是威士忌為底的調酒old fashioned,不過他們建議我嘗試一下Mud Bar改良且已在地氣味的方式呈現這杯Fomosa Old Fashioned。
來點在地台式變化的老式經典也是一種嚐鮮,先將杯紫煙燻,調酒師用鸚鵡糖再以Talisker 10攪拌,而苦精則以Black Walnut以及Angostura aromatic bitter,加入大顆如錐形的冰塊,擠上橙皮汁,最後炙燒桂圓殼。
入口前的醺香已讓我有了影像,像是在司馬庫司、霧社、日本山梨縣等山上,聞到那種早晨燒乾枯竹枝的薌香味道。
飲下,除了煙燻味襲擾鼻腔意象不段浮出,大力斯可的味道衝撞,提升煙燻的氣味,果然是我自小對所謂本土的認同與意象。
滑順甘甜,雖有明顯苦精的苦澀與酒精撞擊,中味仍然圓潤滑順,口腔像有保護膜一樣,這感覺是舒服的,尾韻帶來甘甜。
這個甜原來是龍眼與蜂蜜的混調所致,而酒的風味則是Sky Island的本意,也是老式經典加糖與橙汁的本質,總之那種在山上的感覺不斷回繞,我喜歡這款。
Vesper
(口味:極甜、偏甜、香甜、均衡、有感酒精、強酒精、重酒精。)
基酒: Lillet/gordon’s gin/Moskoskaya Vodka
類型: 雞尾酒。
配料:檸檬皮
Vesper,Bartender用Gordon’s gin/Lillet/Ketel one/Noilly Prat Amber調製,最後擠黃檸檬皮之於香檳杯中與周圍。
冷冽碎冰,十分清香,檸檬馨香,冷冷的冰陣風微涼刺鼻。我直覺這款Vesper必有勇夫強勁之處。
飲下,冰涼冷凜,避不了gin與lillet與ketel one的勁量,香味真的很棒,Vesper像電影裡Vesper穿著華麗洋裝出場的美麗模樣。
但飲下後,判若兩人,口感圓潤舒適,沒有滋味的重擊,但精神上如被Ryu的重拳轟到,免不了特務本質。
就整體言,像一處山峰,香而極速到山顛卻又急速下滑,果然是週六應有的…Vesper。
Smoking Gun
(口味:極甜、偏甜、香甜、均衡、有感酒精、強酒精、重酒精。)
基酒: Vida Mezcal/Maker’s Mark bourbon/Dita
類型: 雞尾酒。
配料:印度長楜椒/Orgeat syrup/ Cacao、Aromatic Bitter
最後一杯由另一位調酒師製作他所建議的Smoking Gun。以Mezcal、Maker’s Mark bourbon、Orgeat syrup、Cacao、Aromatic Bitter、印度長胡椒以及土耳其杏仁糖漿。最後一杯,bartender認為我喜歡重味,建議這款帶有印度風的cocktail。
色澤是一種橙調,方正的冰塊上有如太陽黒子的顆粒,那是印度長胡椒。氣味,除了我覺得是mezcal的氣味,另外黒胡椒微刺激,如杏仁豆腐的糖漿香味,十分明顯理想。
飲下,冰涼柔順,輕微的mazcal與甜口的maker‘s Marke,但是杏仁與棉麻胡椒香感染依舊,中味展現酒體。
微甜輕柔尾韻才展開所有酒精的轟炸,最後還可能有甜口,香味的甜嗆感,我認為是很適合男人而容易騙女人的寬心良酒。
評語:創意但不失經典。
為在地下室的酒吧,耕凸顯了一種神秘以及Speakeasy的味道,然味位在老美過去駐台的爸本營附近,其風味又更添加一點1950年代台灣美式酒吧佇立的時代感。
品嚐了款酒,尤其是我總會點的Old Fashinoed還有Vesper,調酒師調出的風味口感圓潤清爽而不失原始風味,所以Mud Bar的整體風味是夠玩味的,而有在地,有自信,是一間厲害的酒吧。
但是要離開時,赫然發現人變那麼多了,吧的空間較為寬廣,人多了在等位置的,會突然感覺來了Pub。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57-1號
電話: 02 2565 2898
營業時間: (週一公休)
週二至週六19:00-02:00
週日19:00-00:00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